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近日,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安徽省衛生計生委、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安徽省財政廳聯合下文,授予103位醫藥衛生工作者第四屆“江淮名醫”榮譽稱號。安醫大四附院副院長、血液科主任醫師楊明珍,心血管內科主任程自平入選。據了解,安徽省江淮名醫評選從2012年開始,實行任期考核制,實施動態管理,每屆任期3年,每3年評選一次,可以連任。
他努力翻越血液病的一座座大山
安醫大四附院副院長、血液科主任醫師楊明珍,是同事和學生眼里的“男神”,患者心目中的“天使”。他身兼數職,集醫、教、研于一身,卻能在每個角色里游刃有余,力求完美。
今年是楊明珍從醫第33個年頭,他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團結和帶領科室醫務人員開展臨床工作,治學嚴謹,勤奮好學,技術上精益求精,不斷開展臨床新業務,在安徽省廣大病員及同行人士中具有一定的影響。
楊明珍致力于血液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帶領著一支年輕精銳的團隊,努力翻越血液病的一座座大山,近年來,主持安徽省科技攻關項目、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重點項目等課題9項,參與國家863計劃“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分子分型和個體化診療技術”,發表論文40余篇。
作為一名老師,楊明珍努力做到為人師表,率先垂范,以高度的責任感投入平時的臨床實踐中,用大愛精誠的職業精神感染人。他告訴年輕的醫生,醫學的發展是很快的,尤其是血液內科,以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等疾病基本就是不治之癥,患者大多數存活期不超過5年,但隨著科學的發展,現在已經有了靶向藥物,這類患者大都可以長期存活,所以一定要及時掌握血液疾病診療的最新進展和科研動態,及時掌握最新知識,不斷提升專業水平。
作為業務副院長,楊明珍分管臨床、科研教學等業務工作,近年來,醫院的各項業務工作均上了一個新臺階,為安徽省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楊明珍表示,他將以精誠之態,學習、鉆研、創新,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將醫療事業進行到底。
他指導省內三十多家醫院開展心臟介入手術
一襲白大褂,一個聽診器,一支筆,是安醫大四附院心內科主任程自平的“標配”。37年來,在他的字典里沒有白天與黑夜之分,也沒有雙休的概念,常常與病人相伴,遠離節假日的歡聲笑語和親人的守望,更多的是堅守在科室的第一線,堅守在病人的身旁。
心內科醫生是生命的守護神。程自平癡迷臨床,為探尋病情的診治而苦苦求索,他也是省內較早開展心臟介入手術的醫生之一,擅長治療各種心血管疾病危重癥及復雜疑難病,專業從事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永久起搏器、ICD及CRT-D安置,各種心律失常射頻消融及先天性心臟病介入封堵術,已完成各種心臟介入手術超過20000例,并率先在省內開展心臟起搏裝置拔除術和心律失常冷凍消融術。20多年來,程自平指導省內三十多家醫院開展心臟介入手術并承擔省內各級醫院心臟介入醫師培訓任務。
從事介入診療必須在較大劑量X射線下操作,對醫生本人具有較大的健康損害,易造成血液的白細胞畸變,引起免疫力下降,甚至癌癥。但程自平始終把病人的需要當作自己的天職,義無返顧地繼續工作,幾乎每臺手術他都要親自參與、或臺下指導。
為了病人的早日康復,程自平每天最早抵達導管室開始工作,同事下班了,仍可見他在導管室、在病房忙碌著處理病人的身影,經常身背近二十斤的鉛衣,在手術臺上不停忙碌。對于每例手術病人,都親自過問病情變化;對于危重病人,特別是某些高危手術患者,程自平總是反復向值班醫師交代病情,晚上在家不放心,有時還再趕到病房處理危重病人。
病人上門求醫,無論其職業、經濟狀況、家庭背景如何,程自平都一視同仁,從不推諉,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對于基層群眾,有時候因患者語言和知識有限導致交流障礙,程自平顯得格外耐心和細心,詳細了解患者生活、工作狀況以及病情發生發展的變化,綜合考慮病情該患者提供最佳并節省費用的治療方案。程自平說:“我就是個醫生,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當醫生的初衷就是為了病人。”
付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