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2020年一年的快遞業務量達到1583.84億元,快遞用的塑膠帶超過337億個,消耗的包裝箱達425億個,膠帶746億米,氣泡袋128億個,包裹帶來的包裝廢棄物達到800多萬噸。”合肥市政協委員許澤生算了一筆賬,近千萬噸的廢棄物回收率嚴重不足,給環境帶來沉重的負擔。
為此,在今年的合肥市兩會上,許澤生遞交了“關于加強快遞行業過度包裝治理的提案”,建議盡快制定具有可執行的強制性標準,明確規定包裝中包裝物的數量、用量,限制過度包裝,降低資源浪費。
許澤生調研中發現,由于快遞行業擔心運輸途中損壞,普遍過度包裝,大量使用膠帶和塑料泡沫制品,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其次,為了節約成本,普通使用價格低廉的不環保材料,外包裝有害物嚴重超標殘留了大量的塑化劑、甲苯、甲醛等有害物,對環境對人體產生危害;此外,快遞包裝行業雖然有一個規范的標準,但是并不具備強制性,一些快遞公司在利益的驅動下,采用最便宜方式來包裝快遞;快遞企業回收力度不夠,當場回收率更是普遍低下。
為此,許澤生建議:盡快制定具有可執行的強制性標準,明確規定包裝中包裝物的數量、用量,限制過度包裝,降低資源浪費;統一行業包裝使用標準,避免惡性競爭中人為使用成本差的不環保材料;鼓勵快遞物流等行業加大對快遞包裝的回收力度,提高快遞包裝物的使用率,推廣使用環保袋、中轉箱;同時針對快遞過度包裝,使用不環保制品等行為加大懲治力度。
“要想讓快遞包裝循環利用取得最佳效益,迫切需要多管齊下,共同努力,建議由合肥市郵政系統牽頭,市場局、環保局等部門齊抓共管,盡快出臺地方性強制性法律法規,使電商、物流等部門都積極參與到‘綠色包裝’的行列中來。”許澤生表示,以實現多方的互利共贏、綠色環保,避免資源浪費環境污染。
蔡凱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