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晚上10點,街道逐漸冷清,53歲的王存浩收拾好裝備,走上工作崗位,開始清掃高架橋。無論春夏秋冬、嚴寒酷暑,每天夜里10點到清晨6點,在合肥金寨路高架橋、五里墩立交橋等四座橋上,總有王存浩忙碌的身影。快速行駛的車流中,緩慢前行的清掃車格外顯眼。對于這份旁人看來十分艱苦的工作,王存浩表示干起來很有“勁兒”。
從客車司機變身高架清掃工
王存浩是合肥人,曾是合肥客運公司一名長途客運汽車駕駛員。2021年5月,在公司號召下,王存浩成為合肥客運快潔運輸分公司一名高架清掃工。談起事業的“轉型”,王存浩坦承開始心里有點不舒服,“我原本是開客車的,一下子讓我做清掃工,有點不能接受。”
但是做了一段時間后,王存浩看著自己清掃過的路面干凈整潔,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也算是為這個城市做出了貢獻”。
每晚10點,王存浩準時將清掃車開上金寨路高架。即便是夜晚,高架橋上車輛依然川流不息,他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謹慎駕駛,時刻保持車距,控制車速。清掃車一邊噴水一邊打掃,并將臟水吸進污水箱,所以每隔幾個小時就要去加一次清水,并到專門的污水井邊排掉污水。“一晚上需要加三次水。”王存浩說,在等待加水的片刻,他可以稍事休息,吃點隨身攜帶的干糧。
由于高架白天車流量大,工作難度大,高架清掃工作一般都在夜間進行。從夜里10點到清晨6點,這8個小時王存浩會在高架橋上度過。他主要負責合肥金寨路高架橋、五里墩立交、四里河立交橋等四座橋的清掃工作,“金寨路高架全長7.7公里,我們開車清掃一個來回,還要清掃橋邊的匝道。”王存浩說,他和同事計算過,一天得掃近60公里路。
天寒地凍更要確保道路暢通
遇到清掃車無法清掃的較大垃圾,王存浩需要下車去撿,“有些建筑垃圾或者車上掉落的障礙物,如果不及時清走,對車輛行駛會構成很大威脅。”王存浩說。秋天的時候,高架橋上落葉成堆,加上風大,很難清理干凈,他和工友們總要帶幾個麻袋去裝,一掃就是好幾個小時。
寒冬時節,路面容易結冰,但清掃工作不能停。王存浩和工友們隨時待命,車里配備融雪劑,遇到雨雪結冰,就一邊撒融雪劑一邊清理路面,“無論天氣多惡劣,都要保證高架橋路面干凈,車輛行駛不打滑”。
前一陣子,合肥市氣象臺接連發布暴雪藍色預警和道路結冰預警,王存浩匆匆吃過晚飯,立即進入“待命”狀態。晚上8點,他和工友們一起將融雪劑搬上皮卡車。隨后,他們駛上高架,開始撒融雪劑,防止道路結冰。
夜里溫度降至零下七八度,路面出現結冰現象,王存浩和工友們拎著工具,開始人工鏟除大型車輛無法作業的匝道及樞紐等地塊的冰,清理后再進行融雪除冰。夜里風大,雨點打在臉上,像刀割一樣疼,但他們忘記了一切,只顧握著掃帚一刻不停地清掃。“鞋子濕透了,腳凍得發麻,但是干起活來還出汗了,不覺得冷。”王存浩憨厚地說,當他們看到眼前清潔、沒有結冰和積水的高架路面時,覺得一夜辛勞“特別值”。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王存浩幾乎沒有什么假期。他不覺得苦累,只是覺得對家庭有所虧欠,“晚上在外工作,白天在家休息,家里一點忙都幫不上,我覺得對不起這個家。”提及對妻子的虧欠,王存浩語帶哽咽。
合肥的日出王存浩看了一遍又一遍。每天早上六點,他結束了一夜工作準備回家,而冬天這時候天還未亮。他乘著夜色而來,又在日出前留下一個背影,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這座城市。
蔡凱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見習記者 夏映雪 記者劉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