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月4日,記者了解到,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指導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合肥片區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和中國(合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調解晶華寶島(北京)眼鏡有限公司起訴合肥市蜀山區某眼鏡店使用“寶島”、“寶島眼鏡”文字及圖等的行為一案。2021年12月2日經過合肥高新區人民法院裁定確認人民調解協議合法有效。此次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協議經司法確認是安徽省首例,開創了合肥市知識產權糾紛調解新模式。
據悉,經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指導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合肥片區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和中國(合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調解,被起訴人承諾停止實施侵犯起訴人權利的行為,并賠償人民幣18000元,同時申請司法確認,12月2日經過合肥高新區人民法院裁定確認人民調解協議合法有效。此次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協議經司法確認是安徽省首例,開創了合肥市知識產權糾紛調解新模式。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通過法院“訴調對接系統”,自貿區調委會做好案件對接,對符合訴前調解的案件,將電子卷宗從系統直接推送至調解平臺相應的調解員名下,啟動調解程序,通過平臺記錄整個調解過程,調解完畢后當場出具調解意見書并申請司法確認。
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與市中院、公安等單位聯合組建了《合肥市知識產權領域專家庫》,從科研院所等單位遴選170名各專業技術領域專家,實現優勢互補,打破司法調解與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壁壘。該起調解案件,從專家庫中選派兩名資深專家擔任調解員,這是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借助“外腦”的一次嘗試,通過調解員詳細向當事人釋法明理,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議,實施精準調解。
該起案件通過調解并進行司法確認方式結案,為類似案件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參考模式,探索解決了知識產權維權存在周期長、成本高、賠償低、效果差、舉證難等問題,有效提升了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作用和效率。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