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深入肥東這片紅色土地,典型人物、典型事跡讓人深受感觸。文藝工作者有義務傳承好紅色基因,汲取英雄的力量,助力鄉村振興繁榮?!卑不帐∽鲄f原主席季宇感嘆說。11月30日至12月2日,由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中共合肥市委宣傳部、中共肥東縣委聯合主辦,新安晚報社、中共肥東縣委宣傳部承辦“我從包公家鄉來”——“走進包公故里 追尋紅色印記”散文名家采風活動成功舉辦,活動邀請了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社科領域專家領導等數十位知名作家、專家深入肥東實地采風,旨在創作更多紅色文化作品,真正把肥東的紅色文化優勢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走進紅色肥東 挖掘紅色故事
三天時間內,采風團先后走訪了柯氏舊居、黃疃廟戰役紀念館、包公文化園、橋頭集鎮、長臨河古鎮、蔡永祥烈士紀念館、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眾興鄉紅色遺址等地,挖掘紅色故事,感受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位于肥東縣撮鎮鎮瑤崗社區的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一件件文物、一張張照片、一段段影像生動地再現了渡江戰役的全過程。如今,紀念館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在這里,文化名家們深情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熏陶和洗禮。他們表示,紀念館已經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課堂,讓紅色血脈和紅色基因世代相傳,從中汲取強大的奮進力量。
安徽肥東眾興鄉是肥東縣第一個黨支部的誕生地,是合肥地區早期黨組織的重要發源地。在合肥東鄉支部展陳中心,采風團成員了解到肥東地區黨史、團史的發展歷程及早期肥東共產黨人的革命活動。在柯氏舊居、黃疃廟戰役紀念館,采風團成員深情緬懷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他們認為,“作家有義務講好紅色故事,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p>
名家各抒己見 采風收獲頗豐
肥東豐富而厚重的紅色文化資源,讓參加采風的文化名家們都收獲頗豐。安徽散文隨筆學會會長、安徽大學教授章玉政說,此次采風活動是一次紅色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傳播的有益嘗試,為新時代如何更好整合文化資源以促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實踐范本。
安徽散文隨筆學會名譽會長潘小平表示,肥東對紅色資源的發掘下了很大的功夫,希望能將紅色資源與鄉村振興更緊密結合,“讓紅色資源轉換為紅色景點,紅色資源轉換為紅色基因,讓紅色基因進入青少年教育框架中,才能發揮更加持久的作用。
“紅色文學要有飽滿的人物、豐滿的故事?!卑不帐∽鲄f原主席季宇說,此次實地采風,親身感受肥東這片紅色土地上涌現出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對傳承好紅色基因,汲取英雄的力量,助力鄉村振興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采風活動讓我們接受一次深刻的紅色文化教育?!焙戏适形v師團二級調研員、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張步根說,此次實地采風活動讓他感觸很深,當前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在新時代更需要弘揚革命先烈的精神,作為文藝工作者,要責無旁貸地擔負起傳承紅色文化的使命,為社會呈現更多正能量、接地氣的精品力作。
用好紅色資源 發展紅色文旅
肥東,是一片有著光榮革命歷史的紅色熱土,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近年來,肥東縣著眼讓紅色資源活起來,紅色精神揚起來,紅色文旅融起來,著力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肥東縣結合旅游招商、民宿發展等,挖掘好、保護好、管理好、利用好紅色資源,依托紅色景點,打造30分鐘“紅色文化生態圈”?!凹訌娭攸c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和開發,落實文物保護法規規章,注重從法規、制度層面推動紅色基因傳承?!狈蕱|縣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縣發掘或現有紅色革命舊址遺址44處、紅色景點10余處,納入文保單位7處。
肥東縣著力講好紅色故事,該縣拍攝的電影《瑤崗1949》入選安徽省看電影學黨史慶祝建黨百年優秀影片,電影《雙山阻擊戰》即將于明年上映。該縣還開展紅色地名收集整理工作,了解紅色地名歷史淵源,已整理紅色地名近10處。
依據紅色景點位置分布,肥東縣精心設計推出古鎮文化、歷史名人、生態觀光、美麗鄉村等類型的紅色旅游精品路線4條,其中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榮獲長三角紅色旅游示范基地,入選建黨百年全國百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該縣還以“帆·星——萬里長江橫渡,千秋功業永垂”為主題,建設紅色主題5A級景點瑤崗渡江戰役文化生態園,并聯動VR小鎮、撮街,打造以“渡江戰役”為主色調的紅色旅游體系,生態園項目規劃總面積約101.44公頃,工程進展快速有序,預計明年10月將初具規模。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