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新聞訊 千百年來中國人對美麗的月亮都充滿了浪漫的想象,中秋更是一年之中最好的賞月時光。這個中秋,中國科大帶來不一樣的賞月方式,祝大家中秋節(jié)快樂!這也是咱們普通人離月亮最近的距離——賞月壤。
在嫦娥五號任務第一批月球科研樣品正式發(fā)放的13個科研機構中,中國科大獲兩塊總重量為81.1毫克珍貴的月球樣品。對月球樣品的研究,有助于人類了解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歷史。
由于月球樣品十分珍貴,而同位素分析是有損研究,因此在對月壤樣品進行研究過程中要經(jīng)過一系列科學的實驗設計和嚴謹?shù)牧鞒滩僮鳌J紫龋诔瑑魧嶒炇覍嶒炁_(潔凈度高于100級)內進行樣品的消解與化學純化,將所需要的化學元素提純出來;然后將經(jīng)過提純后的月球樣品溶液和發(fā)射劑依次點到去氣提純后的金屬燈絲(如錸燈絲)上;再將點過樣品的燈絲放入熱電離質譜儀中。樣品通過高溫激發(fā)電離得到離子束,這些離子束經(jīng)過電場加速、磁場偏轉依據(jù)不同同位素離子的荷質比進入到相應的法拉第杯中,經(jīng)過電阻放大,獲得不同同位素的電壓信號,進而得到該樣品的同位素組成;最后,科研人員就是根據(jù)這些信息為月球的形成成因和演化過程提供新的制約。
運轉中的熱電離質譜儀
電子顯微鏡下的月壤照片
目前,中國科大宇宙化學與地球化學實驗室的科研人員正在對月球樣本進行緊張的研究,當前已完成了前期的巖石礦物學工作,后期將繼續(xù)對特定巖石礦物開展同位素分析工作,期待早日取得新進展、新突破。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編輯:陶娜
新安晚報、安徽網(wǎng)、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jīng)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