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合肥市城鄉建設局了解到,為進一步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合肥市城鄉建設局按照“1+1+1+1+N”的工作思路,在行業內開展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模式。
信用評價工作開展以來,平臺共采集錄入各類信用信息一萬余條,對3574家企業開展了信用評價分級工作,分兩次發布了信用評價結果,并有效應用于招投標等環節,行業亂象得到有效遏制,建筑市場秩序持續好轉,“行業清源”成效顯著。
一、制定一套統一的評價標準
2018年5月,市城鄉建設局啟動了合肥市施工總承包企業信用評價工作,通過市直部門座談交流、征求行業專家、企業意見、調研學習先發地區經驗,擬定了《合肥市施工總承包企業信用評價標準》。《標準》設置了企業獲得表彰、表揚、創優奪杯等信用加分項,并將企業受到行政處罰、通報批評、停工、約談、安全生產責任事故、未按招投標文件履約變更項目經理的、受到投訴、“清欠”中發生嚴重群體性事件、質量問題嚴重,互相推諉、不履行保修義務的等各類建筑市場亂象作為信用扣分的評價指標,每個信用指標賦予相應信用加減分值,以此作為信用量化評價的基礎。
二、建立一個固定的信用管理平臺
2019年,上線了“合肥市工程建設云平臺”,并將《合肥市施工總承包企業信用評價標準》嵌入平臺系統。平臺設置信用信息采集錄入、信用信息審核、信用信息匯總統計、信用得分排名、信用修復等功能。信用信息采集在系統內選擇相應指標并上傳佐證材料,保證信用信息客觀真實。信用信息審核環節,平臺設置了初審、復審、審核、審批四級權限審核程序,確保每一則信用信息準確、無誤、客觀、公正。
三、形成一支穩定的征信隊伍
成立了“合肥市建筑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局屬相關處室、單位及13縣(市)區、開發區建設主管部門為成員單位,要求各成員單位明確一名信用信息采集員,負責及時采集錄入在日常監管過程中發現的企業各類不良行為記錄,力爭做到“發生即采集、信息不過夜”,確保信用信息“時采時用”。
四、公布一份信用評價結果“成績單”
系統將企業各類信用得分匯總排名后,為區別企業大小規模、保證公平公正,按照不同資質等級對企業進行信用評級,并定期向社會公開發布評價結果。具體分為:特、一級企業,二級企業和三級企業。在各資質等級的房建專業企業中:企業排名前10%的為該類別AAA級企業,10%(不含)—20%的為AA級企業,20%(不含)-30%的為該類別A級企業,30%(不含)—60%的為該類別B級企業,60%(不含)之后的為該類別C級企業。在各資質等級的市政專業企業中:企業排名前8%的為該類別AAA級企業,8%(不含)—18%的為AA級企業,18%(不含)-30%的為該類別A級企業,30%(不含)—60%的為該類別B級企業,60%(不含)之后的為該類別C級企業。
五、強化信用評價分級結果的“N”類應用
強化部門聯動,擴大信用評價結果應用范圍,讓“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理念深入行業內每家企業。一是在建筑市場招投標環節應用。在有效最低價評審法、信價量化評審法和清單詳細評審法中對AAA企業予以2%的信用折價;在技術評分最低標價法和綜合評分法技術文件評分中,針對AAA企業分別予以5分、3分的信用加分,讓有不良信用記錄、信用評價等級低的企業在市場競爭方面占劣勢。二是在建筑業獎勵政策方面應用。在每年合肥市政府為建筑業提供2000萬的建筑業獎補資金兌現時。除審查企業是否滿足獎勵條件外,將企業信用評價等級作為重要參考指標,同等情況下,優先兌現信用評價等級高的企業。三是在建筑業評優評先方面應用。在每年優秀施工總承包企業、優秀市政企業及各類單項專業優秀企業評優評先時,優先考慮AA以上等級企業。四是在工程項目“雙隨機”檢查方面應用。對于不同信用評價等級企業承攬的工程項目,采取“差別化”監管模式,在各類日常檢查及專項督查中,對于AA以上企業承攬的工程項目降低檢查頻次,對于B、C企業承攬的工程項目加大檢查頻次。五是在建筑業企業資質升級方面應用。今年以來,我局出臺了扶持建筑業企業資質升級的相關規定,對于企業經營良好、有一定實力、無嚴重信用不良記錄的企業予以重點支持資質升級。六是在行政審批方面的應用。對于信用AA以上等級的企業,可以享受行政審批“綠色通道”、“容缺受理”服務,簡化程序、優先辦理。七是在幫扶建筑業企業融資方面應用。市城鄉建設局定期組織開展銀企對接會,為有融資需求的AAA、AA企業與金融機構牽線搭臺,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