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輸電通道內無異物,線夾溫度2度,運行平穩!”1月7日上午11時,合肥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室工作人員李方耀和劉超利用紅外測溫儀、無人機等科技儀器,對位于蜀山區寧西路附近的振寧-竹溪段高壓輸電走廊進行低溫特巡工作。
“這條高壓走廊包括9條110千伏及以上高壓線路,不僅保障政務、高新、蜀山等地區的供電,同時也是合安高鐵、滬漢蓉高鐵的電源,對于合肥城市來說極其重要。”李方耀說。在距離他不到50米的地方,就是鐵路軌道,間隔數分鐘,一輛輛高鐵就會呼嘯而過。
順著高壓輸電線路的走向,李方耀和劉超使用望遠鏡仔細觀察著幾十米高空中的線路情況。每到達一處測量點,他們都依次拿起測距儀、紅外測溫再三確認距離、溫度等信息,并同步通過APP傳輸至數據后臺。
已近中午,但室外氣溫仍達零下4度,通道內寒風刺骨。雖然兩人都穿著厚厚的工作服,但由于工作需要無法戴手套進行遮蔽,不一會兒他們的雙手就被完全凍僵。
“手指有點不聽使喚,操作儀器時關節都感覺不能打彎了。”低溫中的長時間戶外工作,這滋味可不好受。每工作隔幾分鐘,李方耀和劉超就必須用嘴對著雙手“哈氣取暖”,確保特巡工作順利進行,測量數據完整準確。
低溫雨雪天氣情況下,高壓線路易出現覆冰雪、設備發熱等不安全隱患。為確保低溫期間合肥供電“動脈”平穩運行,合肥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組織工作人員,每周都會對管轄的合肥地區3000余公里110千伏及以上高壓線路,開展一輪“全覆蓋”巡視。
“昨天是29000多步,朋友圈排名第一!”李方耀說。幾乎每天,他們線路中心的工作人員都長時間在戶外奔波,手機“微信運動”排名始終名列前茅。“外面實在是太冷了,雖然每天都挺累的,但是一想到能保障大家放心用電,我覺得付出是十分值得的。”李方耀說。
12月31日跨年夜,劉超和李方耀就在巡視中發現了肥西縣供電“動脈”110千伏竹創線存在嚴重溫度超標,最高達到115度的重大缺陷。經過連夜緊急搶修,這條線路已重新恢復“健康”。
據悉,近期低溫持續,合肥電網負荷增速顯著。合肥供電公司將重點針對重要的高壓廊道,跨高鐵、高速線路進行不間斷低溫特巡,有效落實防雨雪、防冰凍、防寒等各項措施。及時發現、消除線路上搭掛異物、導地線覆冰、設備發熱等緊急缺陷。更加平穩、安全的合肥電網將輸送著源源不斷動力,帶給廣大市民寒冬中的溫暖。
李巖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伍靜
編輯:唐恒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