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冬至過后,合肥市最低溫度持續在零度以下,這給在戶外工作的環衛工人、交通警察、外賣快遞小哥又增添了工作的困難。在戶外勞動的他們,十分需要一個“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急可如廁、累可歇腳、傷可用藥”的場所。為了給戶外勞動者們增添一份便利,2021年,合肥市總工會作為牽頭責任單位,計劃全年新建50個“幸福驛站”民生工程,實際超額完成任務,新建“幸福驛站”74家,加上原有的43家,全市共117家“幸福驛站”已經投入使用。
實地走訪:小小驛站帶來切實便利
12月29日,記者來到位于安徽中醫藥大學梅山路校區北門附近的幸福驛站進行探訪。該驛站分為餐廳、閱覽室、休息室、執法室、物資儲備室,有兩位工作人員分上午下午在驛站值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般早上八點到十點會有環衛工人和旁邊學校的宿管來餐廳接些熱水,中午會有三四個環衛工人自己帶飯到驛站的餐廳用微波爐加熱,吃過午飯后休息室里有四張床,環衛工人可以在驛站午休一會兒。
記者在驛站遇到了來接水的環衛工人張大爺,張大爺提著暖瓶,接了一暖瓶水,這些熱水不僅是他和工友的水源,還是清潔工作的道具。“垃圾箱上有些東西不好清理,要用熱水才能擦掉,我來接一暖瓶水,我和工友兩個人一起用。”張大爺說,熱水的供應給他們帶來了不少方便。
張大爺接過熱水便離開了,隨后另一位環衛工人吳大姐來到了驛站,她是來吃午飯的。“我早上六點半上班,到十點半休息,下午一點再上班到下午五點。”吳大姐家在北二環附近,離她負責的片區不算近,她每天騎小電瓶車上下班,路上要騎將近半個小時,如果中午回家吃飯要費不少時間,幸福驛站給了她很大的方便。吳大姐說:“現在天冷,電動車電沒得快,我的車電瓶又小,經常騎來就要充電,充好電騎回去又要充電了。”戶外勞動者可以在幸福驛站給電動車充電,保證出行的方便。吃過飯后,吳大姐便到休息室休息一會。
記者還在驛站看到了幾個醫藥箱和一些膠鞋、熒光黃馬甲、清潔工具等,這些都是作為應急儲備用的,提供給有需要的戶外勞動者使用。
市總工會:驛站要貼近戶外勞動者實際需要
據合肥市總工會權益保障部部長李桂實介紹,2021年市總工會從工會經費中支出三百多萬元,用于工會幸福驛站建設及運行維護費用。
幸福驛站不僅是戶外勞動者的服務陣地,還是傳播正能量的宣傳陣地。基層工會以幸福驛站為陣地,組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政策法規宣傳、臨時幫扶救助、心理咨詢輔導、“夏送清涼”和“冬送溫暖”等關愛職工活動。
李桂實說:“我們下一步會在選址上狠下功夫,確保建成一個幸福驛站就要充分發揮一個幸福驛站的作用,真正為戶外勞動者做好服務。”除此之外,合肥市總工會也在不斷加強幸福驛站的日常管理工作,下一步將依托幸福驛站為載體,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助力幸福驛站,為幸福合肥“加碼”。
湯賢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 見習記者 于源綺 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