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2月20日,在合肥經開區政務服務中心,安徽一家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濱湖前城店負責人田先生在窗口領取到合肥市第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證”,這標志著“一業一證”試點改革正式在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合肥片區落地。
“之前開藥房要辦理藥品、醫療器械、食品經營許可好幾個證,最快也要十天半個月,還要多個部門來回跑。”田先生表示,這次在“一業一證”窗口,一次性提交了材料就拿到了行業綜合許可證,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成本。據了解,“一業一證”改革是將市場主體進入特定行業涉及的多張許可證整合為一張綜合許可證,市場主體只需辦理“一業一證”,即可獲得準入、準營資格。
合肥市在自貿試驗區先行選擇市場主體關注度高、辦理頻次高的18個行業試點實施“一業一證”改革,通過整合表單,線上線下并行辦理,變“串聯”審批為“并聯”審批,許可證一次發放,實現“只進一個門,辦完所有事”,通過行業綜合許可證二維碼歸集相關許可證的信息。
經開區市場監管局行政審批科徐斌介紹,發出合肥市首張“一業一證”行業綜合許可證,是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破解企業“準入不準營”的創新舉措。經開區主動對接,先行選取由市場監管局牽頭的“藥店”“便利店”試點,打通跨部門審批流程和信息系統,整合簡化材料,制定標準化申請表單,設置專窗,統一負責咨詢、受理、流轉、出證。
中國(安徽)自貿試驗區合肥片區經開區塊設立以來,經開區加大重點領域的改革創新探索工作,早在今年8月,經開區市場監管局辦理安徽省首例合伙企業財產份額出質登記業務,質押擔保債權數額10億元,為解決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局提出新的解決途徑。
下一步,合肥經開區將“一業一證”改革和“證照分離”改革、商事主體確認制、“智能審批”等改革相結合,通過對接上海等地區“一業一證”系統平臺,推動實現長三角地區商事登記、涉企經營許可事項“一證通行”。同時,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機制,建立行業綜合監管制度,推行“互聯網+監管”模式,建立信用監管聯合懲戒機制,防止出現監管真空。
周瑞繁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