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記者從合肥市廬陽區獲悉,日前,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中央宣傳部、民政部、司法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公布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鎮,崔崗村榜上有名,是合肥市四城區唯一獲評單位。12月8日下午,三十崗鄉崔崗村獲授牌全國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藝術+鄉村”迸出“崔崗現象”
地處合肥市廬陽區西北端的崔崗村,原本是一個偏僻的村落。2013年開始,越來越多的藝術家來到這里,使之逐漸成為兼具自然之美與藝術之華的文化創意村。在這里,形態各異的藝術家工作室與原始農房交錯林立,原住民和藝術家和諧共生,形成了獨特的引領城市近郊農村轉型升級的“崔崗現象”。自2013年11月開村以來,先后舉辦“生生不息——藝術與設計展”、“詩意的權利”、崔崗藝術節、崔崗手工市集等系列活動,吸引游客近50萬人次。
崔崗村還立足“文化創意”產業,通過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統一租賃閑置農房進行改造,在保持“原生態、原風貌、原住民”的基礎之上,建設崔崗藝術小鎮,發展村集體產業。
“積分制”打造鄉村共治新模式
“我們村在全鄉率先開展積分制管理工作,以‘小積分’匯聚群眾‘大力量’,讓‘村里事’成‘家里事’,變‘要我干’為‘我要干’。”崔崗村黨總支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崔崗村積極探索實施黨建引領“積分制”管理促進鄉村治理工作機制,將村民的現實行為表現量化成積分,以通過積分兌換實物、評優評先的方式,調動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深化村民自治實踐,以“共建美麗鄉村”帶動“共治鄉村事務”,實現“共享鄉村振興”。
村民丁本琪告訴記者,“積分制”管理機制經過共議、公示。獲得的積分不僅可以兌換生活用品,還會作為文明戶、文明家庭等榮譽的評選依據。積分制實施后,大家共同建設維護村莊的積極性更加高漲了。
環境整治催生村莊蝶變
房前屋后堆放的雜物沒了,小菜園變得整潔了,旱廁消失了……如今崔崗村不僅環境整潔了、農房變美了,公路通戶率、衛生廁所普及率已達100%,村內生活垃圾已實現日產日清,村域內道路已全部安裝太陽能路燈或電力路燈。
近年來,崔崗村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為著力點,開展“五清一改”專項行動,不斷完善硬件設施,積極推動垃圾分類一體化工作,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藝術村里也變得更加整潔亮麗。
文明新風浸潤鄉里鄉情
睦鄰里,促和諧,攜老扶弱一家親,六尺巷中歡笑勤……一走進崔崗,就能看到這篇由村民和藝術家共同制定的崔崗村村規民約。
“大家共同訂立村規民約,每個人都應該主動遵守”村民譚祖英說。為全面推動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建設,崔崗村充分發揮駐村藝術家、老黨員、退休干部等新鄉賢的作用,通過成立藝術協會、建立村民自治組織,制定村規民約,涉及村里的大小事務如幫扶助困、婦女維權、環境衛生等,村規民約都有規定。該村還以此為基礎,為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開展善行義舉、星級文明戶、最美兒媳評比等活動,培育和諧文明鄉村新風尚。
余挺生 潘靜靜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