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凝聚全國磁約束核聚研究力量,點亮中國聚變能燈火。12月6日上午,第二屆中國磁約束聚變能大會暨聚變能活動周在合肥拉開帷幕。大會以“綠色未來,聚變共創”為主題,采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形式,集中總結和展示了我國磁約束聚變研究領域的科研、技術和相關企業創新成果。
此次大會由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和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家單位共同主辦,凝聚了中國磁約束聚變研究領域的尖端人才。
此次大會是繼兩年前于四川成都舉辦的第一屆大會之后的又一國內磁約束核聚研究盛會,也是繼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實現重大突破之后業界的一次重要集會。會上,磁約束核聚變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依次發言梳理了國內磁約束聚變發展狀況和磁約束聚變的關鍵科學技術問題。對于磁約束核聚變研究的未來發展,中國工程院萬元熙院士稱,“EAST建立之后,我們在穩態磁約束聚變領域當中已經走到了國際前沿,在國內國外的影響力都十分之大。但這不并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我們最終的目標不是一個好的實驗結果,而是獲得能源。如果這個實驗結果能夠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臺階,讓我們獲得磁約束聚變能源,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事情。”萬元熙院士表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懷揣著科研情懷邁入了磁約束核聚變研究的大家庭,未來可期。
對于磁約束核聚變研究技術的發展前景,科技部ITER中心主任羅德隆表示,目前的磁約束核聚變研究將聚焦未來“雙碳“目標,并表示核聚變能源還是一種未來能源,希望在本世紀中葉實現其商業化,助力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但中國的磁約束核聚變研究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萬元熙院士表示,第一個聚變反應堆的建立還沒有實現,”未來一定要讓第一盞聚變反應堆的燈火在中國點亮!“這也是全中國磁約束核聚變領域全體研究人員的美好期許。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 見習記者 夏映雪 記者 項磊 攝影報道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