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1月12日上午,合肥市蜀山區東至路與西太湖路交口,曾經是蜀山區二環內最后一個城中村的朱大郢城中村的205戶居民終圓安居夢,正式原址回遷到嶄新的配套齊全的現代化小區。因為城中村居民祖輩大多從江西而來,并帶來栗樹種植,為了給他們保存歷史的記憶,新小區命名為“栗樹家苑”。
朱大郢城中村以前位于東至路繁華地段,與綠城百合公寓,香樟雅苑等檔小區僅一墻之隔,曾經是蜀山區二環內“最后的城中村”。城中村大約兩百米長,兩米寬的小路兩邊林立著數排民房,不僅有世代生活在這里的祖居戶,還有許多外來務工人員和剛畢業的大學生。但亂搭建的“握手樓”陰暗潮濕,蚊蠅叢生,垃圾遍地,蛛網電線等帶來嚴重安全隱患。2015年2月,西園街道正式對此啟動搬遷改造。
6年后的11月12日,205戶朱大郢城中村居民終圓安居夢,成為栗樹家苑小區的主人。據了解,蜀山區在原地建起6棟高層住宅、2棟配套服務設施。小區內環形綠化、廊橋休閑、地下車庫、商務配套、居家養老服務社等功能一應俱全。而考慮到很多居民祖輩來自江西,來到合肥后在此種植栗樹,“為了給他們傳承祖輩和故土的記憶,我們將小區命名為栗樹家苑。”西園街道有關負責人說。據了解,朱大郢城中村改造回遷安置項目是西園街道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回遷房參照商品房甚至略高于商品房的標準由政府代建。
據了解,為滿足群眾個性化需求,此次回遷裝修政策靈活,可以選擇自主裝修,也可以選擇統一裝修。對確認廚衛自主裝修的回遷戶,將以現金形式補償給回遷戶。需要廚衛裝修的回遷戶,將由蜀山區城投公司安排統一裝修,時間為兩個月。此外,在街道積極引導以及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建議下,15名回遷群眾自發成立了業主代表自治監督組,其中不乏有懂技術的專業人士,從模板拼接、鋼筋綁扎、到混凝土澆筑,每一個細節都有監督組的實時監督,不定期組織回遷群眾參觀自己家園的建設進展。
王潔 高桂蓮 季云崗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