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勤勞致富沒錯,但要依法合規。11月10日,記者從合肥城市管理部門獲悉,經開區城管執法大隊聯合生態環境、錦繡社區委搗毀了位于金寨路與湯口路交口附近的一處“泔水豬”窩點。
拉運泔水私自搭棚養豬被查
日前,合肥市經開區城管執法大隊錦繡中隊隊員巡查發現,在轄區金寨路高壓走廊下方一處偏僻的空地上,被人搭蓋了窩棚,門前停放的三輪車上碼放了不少塑料桶,桶內盛放著很多糊狀物,空氣中彌漫著陣陣異味。為探究竟,執法人員立刻進行檢查。
違建的窩棚分成兩排,為磚塊、混凝土、木板和鐵皮搭建而成。一排窩棚內有人居住,而另一排窩棚的外間搭設兩口土灶,里間則飼養了十幾頭小豬。雖然氣溫不高,但一位男子卻打著赤膊搬運著塑料桶,將桶內的糊狀物倒向鐵鍋。搬桶者正是窩棚的主人。在事實面前,當事人承認他未取得任何審批手續,私自在此搭棚養豬。
為了節省成本,當事人夫妻在夜間到一些酒店、食堂拉運泔水。在投喂之前,會將泔水煮沸,泔水里的油脂受熱會漂浮起來,當事人用舀子將油脂撈起,存進一只塑料桶內,這些油脂會有人上門回收,而撇去油脂的泔水用來投喂小豬。當事人稱,小豬在明年春節前就可以出欄上市。
餐館餐廚垃圾直接喂豬很容易傳播疫病
經開區城管局負責人介紹說,利用餐廚垃圾喂養的豬俗稱“泔水豬”,剩飯剩菜和生活垃圾未經分類投放并且未無害化處理,直接喂豬很容易傳播疫病。這處違建的養殖設施簡陋不堪,污水和豬糞直接向外排放,污染了周邊水土環境。同時,加熱泔水產生的“地溝油”,無法得到有效監管,具有食品安全隱患。“非洲豬瘟”疫情爆發后,“泔水豬”的問題引起社會高度重視。泔水喂豬成本小利潤高,雖然相關部門嚴厲打擊,仍有養殖戶冒險。
對此,城管部門依法立案調查。經過法制教育,當事人表示積極改正。11月10日中午,轄區城管部門現場執法,拆除了違建的窩棚并將場地整平,小豬也被轉運至合規養殖區寄養。
據悉,目前,合肥市、區兩級城管部門正在地毯式查緝違規收集、運輸、處置餐廚垃圾的行為。根據規定,未經批準從事前述活動,城管部門將責令改正并處以最高3萬元的罰款。對未按照規定堆放、傾倒、處置的餐廚垃圾產生單位和個人,也將被罰。而根據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規定,對涉嫌構成犯罪的,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餐廚垃圾由城管部門委托的有資質單位免費上門收集,送往專門餐廚垃圾處理廠。產生單位應對主動與城管部門聯系,不要私自處理。”城管部門負責人說道。
方露 楊曉武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