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共享單車在解決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同時,車輛無序停放、扎堆淤積、占道擁堵等現象逐漸凸顯。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從合肥市廬陽區四里河街道了解到,今年以來,四里河街道城管中隊按照“總量調控、城警連治、劃片監管、企業主責”的四里河管理模式,在肥西路樓宇商圈、廬陽市民中心和杏花村地鐵口周邊形成“一段一策”的四里河治理模式,施劃“入欄結算”區域47處。
杏花村地鐵口周邊商業樓宇、餐飲單位分布密集,共享單車需求量較大。據測算,在早晚高峰期間,臨泉路與四里河路交口單車總量峰值可達6000余輛。平日里,大部分騎行人在用完共享單車后常常是“見縫插針”地停放,不少單車被隨意停放在人行道,甚至盲道上,不僅影響街區環境秩序,還給過往行人帶來安全隱患。
為解決共享單車違規停放問題,四里河街道城管中隊深入實地進行踏勘調研,并結合城市管理網格案件和12345熱線訴求的點位分析,發現臨泉路與四里河路交口的周邊區域,形成了一圈共享單車亂停放高發的“環”。為此,該中隊與單車企業多次召開對接協調會,重點針對高發“環”區域開展專項治理,利用藍牙嗅探等技術對共享單車采取“入欄結算”方式,實現精準序化管控。
打通技術障礙后,該中隊通過街道層面介入,隨即啟動“城警聯動”機制,與廬陽交警部門高效對接,并利用夜間人流車流較少的間隙,連夜施工,施劃規范線,設置圍欄。
“我們設置了開放式圍欄,柵欄外圈設置共享單車停放區,內圈為非機動車停放區,解決車輛亂停放的突出矛盾。”四里河街道城管中隊負責人介紹說,目前,該中隊建立“點對點”共享單車管控機制,由路面執法隊員、巡查員以及單車公司一線維保調度人員建立單車管控微信群。在巡查過程中,一旦發現有共享單車淤積現象,巡查人員便拍照發至管控群內,單車維保員第一時間響應并落實整改,目前日均調度達20多次。
陳亮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