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金秋時節,入伍新兵正啟程。在送行人群中,一位媽媽坐著輪椅格外搶眼,她叫張菊珍,來自肥東經濟開發區的一戶低保家庭。今年征兵工作啟動后,盡管張菊珍高位截肢,行動不便,卻毅然堅決送兒當兵,希望兒子王志宏在部隊中學知識、長本領,報效祖國,做一個真正的“熱血男兒”。
從小扛起生活重擔
2002年,29歲的張菊珍在自家二樓樓頂曬糧食,不小心一腳踏空從樓梯摔下來,造成腰椎骨骨折,腰部以下失去知覺,被醫院診斷為高位截癱,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這時,張菊珍的女兒才上小學,兒子王志宏僅僅1歲多。這對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來說,就像天塌了一樣,丈夫王成標不得不放棄外出打工的機會,在家照顧妻子和孩子。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為貼補家用,王成標只能選擇打零工來貼補家用,而照顧母親的責任自然也就落到了王志宏與其姐姐身上。王志宏跟著姐姐從小就會做飯、收拾屋子、洗衣服。“小時候跟姐姐去菜地摘菜,上小學就會煮飯,什么家務事都會干。”說起兩個孩子,張菊珍的眼里滿是心疼,“沒條件上輔導班,他們成績都很好。姐姐學醫,正在讀研,弟弟去年也考上了蕪湖一所大學。”
自從姐姐上大學后,王志宏放學回家后更加細心地照顧媽媽,平日里幫媽媽系鞋帶,端水端飯,晚上幫媽媽按摩身體,甚至扶媽媽上廁所,倒便盆,也毫無怨言。這些家務,王志宏干得很熟練了。記者看到,張菊珍雖然長年坐在輪椅上,幾乎什么活都干不了,卻膚色紅潤,衣裳整潔,而她家里,也總是窗明幾凈,兒子就是她和丈夫最好的幫手。
參軍入伍以報黨恩
在當地政府的關懷與幫助下,張菊珍一家被列為低保對象,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當時我們輾轉去合肥多家醫院治療,不僅花光了積蓄還借了外債。多虧政府幫助我們,給我們辦了低保,我們全家生活才慢慢好起來。”回憶起當初的辛苦,王成標憨厚地笑著說,“都過去了”。面對記者,夫婦倆說的最多的是,“要有感恩之心”。
政府的扶持使得張菊珍家順利脫貧,也讓感恩的種子深深地埋藏在了王志宏的心里。大一放暑假時,王志宏了解到社區的征兵宣傳,在得知國家的征兵政策后,萌生了奔赴軍營、報效祖國的念頭。“只是有些放心不下媽媽。”當他把想法告訴父母時,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
于是,當今年秋季征兵開始后,王志宏毅然決定報名入伍,并主動請纓前往祖國最艱苦最偏遠的地方。通過體檢、政審后,王志宏開始了役前訓練。“每天要繞操場跑30圈,訓練非常刻苦。”肥東經開區管委會黨工委委員、武裝部長陳敏告訴記者,王志宏雖然看上去身材瘦弱,但絲毫沒有退縮,不僅表現非常出色,還主動申請去青藏高原當兵,“他說,政府幫助了我們全家,我也要保家衛國報黨恩!”
臨別之際,張菊珍坐著輪椅前來送行。為了讓王志宏安心服役,她強忍淚水,不時地拍拍兒子的肩膀和手安慰,叮囑說:“我們家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很多幫助,你要在部隊里好好干,保家衛國,回報社會。不要擔心媽媽,我在家有人照顧。”
席慶榮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