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即將年滿百歲的劉奶奶一輩子生育7個孩子,飽受子宮、膀胱、直腸等盆腔器官脫垂帶來的困擾近50年。日前,女兒專門陪同老人來到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婦產科盆底疾病專病門診治療,醫院盆底疾病治療團隊通過“兩步走”的治療方式,順利解除老人痛苦,劉奶奶目前已康復出院,回家和家人團聚過中秋。據悉,老人也是安徽目前接受盆腔器官脫垂手術治療年齡最大的患者,如此高齡在全國都很罕見。
心疼!子宮、膀胱和直腸翻出了陰道口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住蚌埠市五河縣的劉奶奶即將年滿百歲,身板依舊硬朗,交流起來思路也很清晰。女兒黃女士卻說老人家這一年多經常情緒不高,也不愿意見人。
劉奶奶告訴醫生,她共生產過7個孩子,其中3個不幸夭折。從上世紀60年代生育完最后一胎,她就發現自己陰道口有個小“肉球”脫出來。雖然一直對生活有影響,但因為癥狀較輕,沒有重視,“子女們都忙,也不想麻煩他們”。最近一年,陰道口的脫出物逐漸增大,直至完全脫出,劉奶奶也出現了嚴重的排尿障礙,行走受到嚴重影響,給日常生活帶來巨大困擾。
“她以前性格很開朗的,這一年多卻常常唉聲嘆氣”,子女們關注到母親的變化,決定帶老人去治療。輾轉來到合肥的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就診于婦產科盆底疾病專病門診。
接診的婦產科副主任醫師彭程在詳細了解老人病史后,為劉奶奶查體,發現老人病情非常嚴重,陰道全部脫垂外露,加上長期體外摩擦,陰道壁完全水腫、增厚并伴有巨大潰瘍和大面積缺失,子宮、膀胱和直腸也都已經完全翻出了陰道口之外。
第一次接診如此高齡并且脫垂程度和局部情況如此嚴重的患者,醫護團隊都很震驚。
“比我的奶奶年紀還要大,拖了這么久才來治療,老人家一定吃了不少苦!” 彭程說,99歲,在臨床上已經屬于超高齡,采取何種方式既能幫助老人解除痛苦、又能保障老人的安全,是擺在診療團隊面前的一道課題。
復位!“兩步走”治療方案讓百歲老人再展笑顏
入院后,婦產科盆底MDT團隊對老人進行了充分的主、客觀評估及尿流動力學、盆底三維超聲、盆底動態磁共振等精細輔助檢查。經過多次討論,胡衛平主任醫師、彭程副主任醫師帶領團隊為老人定制了“兩步走”的個體化治療方案。第一步,把外露的陰道和子宮復位,并通過陰道給藥,幫助陰道上皮生長,促進陰道創面迅速愈合,預防感染,為手術創造條件。第二步,通過陰道封閉手術,讓脫垂的膀胱、直腸等臟器盡量回歸盆腔原位。
考慮到劉奶奶年紀大且陰道潰瘍面較大,家屬無法在家完成針對性護理,醫院特別將老人提前收治入院安排專人護理,定時擦洗換藥。經過數日的悉心照料,老人的陰道黏膜潰瘍面積不斷縮小,水腫情況也逐漸好轉,為手術順利開展提供了條件。
手術前,婦產科盆底MDT團隊再次聯合麻醉科、手術室、心血管內科等多學科專家組織會診,排除手術相關禁忌癥,結合劉奶奶的實際身體狀況,決定為老人實施安全系數高、創傷小的陰道半封閉術。根據陰道創面的實際情況,團隊術前又專門進行了手術切口設計,最大程度降低創傷,讓老人家早點康復。
在麻醉科、手術室的通力支持配合下,婦產科盆底治療團隊歷經1個小時,順利完成手術,陰道消毒、引流,環環相扣,此前脫垂的子宮、膀胱和直腸器官也都被一一歸位,放回到盆腔內。康復出院前,老人家笑容滿面,緊緊拉住醫生、護士的手,不住地說著謝謝。
盆腔器官脫垂重在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
盆腔器官脫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由各種原因導致的盆底支持組織薄弱,造成盆腔器官(尿道、膀胱、子宮、直腸等)下降移位引發的器官位置及功能異常,以外陰部腫塊脫出為主要癥狀,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中國科大附一院婦科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診治中心副主任醫師彭程介紹,盆底神經、肌肉、筋膜組成一個穩固的“托盤”,共同支撐著盆腔臟器。當盆底組織勞損后出現功能改變,就會出現各種脫垂癥狀,如陰道、子宮陰道脫垂、尿失禁、排尿排便異常等。其發病是由于多產、分娩時產傷、產后恢復不佳、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盆底組織松弛,以及長期從事體力勞動或有慢性咳嗽使腹壓增高、體力衰弱、肌肉松弛和萎縮等多重因素,多見于中老年女性。且女性的年齡、分娩史( 類型和次數) 、高體質量指數和家族史等因素皆是這類疾病發生的高危因素,中老年女性在 46 歲和 71 歲時出現POP的雙高峰,嚴重影響中老年女性的生活質量,造成心理負擔。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重在預防。產后要及時進行盆底康復訓練,平時要保持正確的彎腰姿勢,合理飲食,勞逸結合,及時治療慢性咳嗽、便秘等。女性生育后要重視盆底肌功能狀態的定期檢查,在功能減弱之時給予早期干預;對于已出現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癥狀的婦女,要做到早診斷、早治療。
中國科大附一院婦產科在盆腔器官脫垂治療方面具有豐富的診療經驗。自2003年在傳統陰式手術的優勢上創新性開展了盆底微創治療技術;2015年在國內率先開展腹腔鏡下髂恥韌帶固定術,同年開設安徽省首個盆底專病門診,2017年成立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女性盆底診治中心,也是安徽首個由多學科交叉融合盆底專病診治中心。
彭程 桂思奇 吳家煒 黃歆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