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7月14日9時46分,合肥市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信號。未來三天日最高氣溫將在35℃以上,地表溫度甚至接近60℃。當天上午,記者從合肥城市管理部門獲悉,為保護綠化樹木不受損失,市、區兩級城管(園林)部門已經吹響抗旱護綠“警哨”,綠化工人奮戰澆灌一線。
土壤濕度低,苗木嚴重缺水
當天上午,驕陽似火。在經開區紫云路,一輛灑水車緩慢行駛,一名綠化工人站在車尾斗里掌控著水槍頭向道路中央綠化帶上的花境噴水。
“7月11日,江淮地區出梅,合肥進入一年中最熱的‘三伏’時期,我們很快從防汛轉為抗旱工作狀態。預報顯示,高溫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這對城市園林有很大負面影響,當前抗旱護綠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經開區城管局負責人介紹,受高溫影響,宿松路、繁華大道、蓮花路等路段的行道樹出現了黃葉,楊樹、法梧、銀杏、法青等樹種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葉片脫落、黃化和日灼等現象。
在環翠路,一棵灌木樹葉呈現卷曲狀,樹葉表面布滿了黑色斑點。轄區綠化養護負責人張福生告訴記者,“這就是‘日灼’現象,是太陽直射加上地表溫度急劇升高導致的。”在石門路、松林路等路段,兩側銀杏樹葉發黃,紛紛落至地面,看上去像是提前進入了深秋。“這是樹木為了減少水分蒸騰而自我保護,也提醒我們在這樣的高溫下,如果不及時澆水,樹木可能會枯萎。”
成立抗旱突擊隊,“兩班倒”進行澆水
上午10時許,在始信路,一輛灑水車緩慢行駛,綠化工人站在車廂后斗握著水槍向灌木叢、花草噴水。“我們分成兩班制,人歇車不歇,早班是凌晨3點到10點,晚班是下午6點到次日凌晨2點。”養護隊負責人介紹道,上午10點到下午6點這段時間,地表溫度很高,不能澆水,否則很容易出現苗木“燒根”現象。
據了解,經開區城管部門已經把抗旱護綠作為當前綠化養護管理的首要任務來抓,全區112條道路綠化分為3個標段,細分成6個作業區,每個作業區成立一支抗旱突擊隊。6支抗旱突擊隊每天出動養護工人180余名,水車24臺,以“兩班倒”方式對公共綠地進行澆水。各突擊隊提前檢查、調試灑水車、水泵等設備的運轉狀況,澆水時開啟提示音樂、警示燈,工人身著標志服,提醒過往車輛和行人注意避讓。澆水后,養護工人會檢查土壤的濕度,做到不干不澆,澆必澆透。
啟動抗旱應急預案,多種措施抗旱保苗
為了幫助樹木安全度過高溫時節,市、區兩級城管部門迅速啟動抗旱應急預案,制定抗旱保苗措施,責任到人,專人督查。除了循環澆水之外,城管(園林)部門還組織技術人員采取多種抗旱保苗措施:對出現葉片脫落的樹種增加澆水頻次、樹冠淋水,適當追肥,以補充水分、養分;對部分行道樹開盤松土,通風透氣,以改善土壤結構,防止土壤板結;對部分灌木進行修剪,疏枝、疏葉,以減少水分蒸發和養分消耗;對部分新栽大樹采取包裹保溫保濕布的辦法。此外,對部分草坪、花境場地搭設遮陽網、布設“滴灌寶”水袋,避免花草遭受陽光直射。
據悉,接下來,城管(園林)部門重點加強夏季綠化巡查與管護,在做好抗旱保苗的同時,還將做好土壤改良、裸露黃土治理、景觀整形、補種補栽等工作。“如果高溫持續,水車運力緊張,我們會采取租賃、購買服務、尋求環衛單位支援等辦法,不惜代價做好抗旱護綠工作。”城管部門負責人說道。
徐丹 湯義勇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