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一窗通辦”交管、治安、出入境的高頻事項,打通便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在警民聯調室,科技興警成果的應用,實現調解協議或裁定文書立等可取。安徽肥東警方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不斷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工作做到了心坎上。
一窗通辦+就近辦,便民服務加速度
今年4月以來,到安徽肥東縣政務大廳公安窗口辦事的群眾發現,有事要辦已不用在窗口來回跑,一個窗口就能辦理交管、治安、出入境的高頻事項,反復排隊又耗時的煩惱,變成了“一窗通辦”的便利。
據了解,2019年,肥東縣新政務服務中心啟用,公安部分業務部門入駐,16個窗口包括4個交管窗口、4個出入境窗口以及8個戶政窗口。群眾辦理涉交管處罰、戶籍、出入境簽證等事項時,需要找相應的辦事窗口。因業務窗口的功能和程序不同,排長隊望著“嗖嗖”辦完就走的,同時辦多個業務要排多次的現象,影響了群眾的體驗感。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肥東警方將學習成果落實到“為群眾辦實事”的真抓實干,謀劃公安政務大廳“一窗通辦”服務改革。購置指紋儀、高拍儀等硬件設施,實行界面優化配置,形成“一窗通辦”界面。同時,在全省率先按照“應進盡進”的原則,將交管、治安、出入境的高頻事項納入“一窗通辦”范圍,整合警務資源,打破警種壁壘,實現業務“一窗受理、一窗通辦”。
“一窗通辦”改革后,目前肥東縣政務中心的公安服務窗口由16個壓縮至12個,各窗口對相關業務進行無差別受理。同時增加引導員、咨詢員,協助前來辦事的群眾準確辦事、便捷辦事。據統計,自“一窗通辦”啟用以來,窗口利用效率提高30%,人均等候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群眾滿意度進一步增強。
此外,在轄區居民聚集度較高的八斗派出所、撮鎮鎮派出所,均實現戶政、交管處罰、出入境業務在全縣范圍內“一窗通辦”和“就近辦”。
創新做+務實辦,警民聯調加溫度
近日,在肥東縣新城派出所的警民聯調室,在民警和調解員的耐心工作下,兩名男子最終握手言和。原來,兩人都在店埠鎮經營超市,店面距離較近,因此經常發生口角沖突,甚至動起手來。今年5月初,兩人因一塊石板引發糾紛,為此還打了一架。報警后,在氣頭上的兩人仍互不相讓。民警和調解員對兩人講情說理,耐心調解化解了彼此多年的心結。
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消滅在萌芽,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肥東警方整安合公安、社區、律師等社會資源,在各個派出所設立了警民聯調室。同時通過信息化應用創新,聯合司法局、法院、法律援助中心,并爭取政府支持,研發集調解、遠程法律援助、遠程司法確認等功能于一體的在線軟件平臺,實現當事人在警民聯調室即能“一站式”拿到加載電子印章的調解協議或裁定文書,辦理用時也由3天縮短為20分鐘。
據介紹,自黨史學習教育以來至今,已完成各類調解3000余起。讓群眾的“急難愁盼”既“加速度”解決,又要“加溫度”暖心。肥東警方同時落實完善社情民意收集整改,把人民滿意作為教育整頓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縣局民意中心作用,開設民意熱線,廣泛掌握社情民意,著力打造“統一收集—分析研判—落實整改—跟蹤問效”的收集民意、回應民意、引領民意閉環鏈條,為民意“加溫”。
胡淼玥 孫洪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