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39歲女子心跳驟停,面臨死亡威脅。日前,安醫大四附院急救中心(120)、急診科、重癥醫學科成功挑戰一例院外心臟驟停的 ECPR(體外膜肺氧合下的心肺復蘇),反應速度及多部門學科協作模式國內領先。據了解,該女子已經脫離生命危險,轉到急診內科普通病房繼續接受治療。
心臟驟停 “人工心肺”ECMO頂上
39歲,生命力正旺盛的年紀,李潔(化名)的人生中突然出現了一個急剎車。
4月29日,安醫大四附院急診120運送來一位特殊病人,患者是新站區一位老師,上課時突然倒地,意識喪失。此時幾位冷靜的同學根據以往接受的急救科普培訓,立即上前呼叫并檢查,發現李潔已沒有了大動脈搏動,即刻開始心肺復蘇胸外按壓,另有同學第一時間喊來校醫,并撥打120。120至現場時李潔仍然雙側瞳孔散大,并處于深昏迷狀態,緊急送至安醫大四附院急診搶救室。
急診科醫生護士們立刻投入搶救,此刻李潔昏迷狀態,已沒有了心跳,雙側瞳孔已散大,周身紫紺濕冷。急診科主任戚金威立即指揮組織搶救,持續CPR、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反復腎上腺素靜推、電擊除顫……但是患者的室顫不能終止。急診科的醫生們意識到,這是碰到了最可怕的局面“電風暴”。
“胺碘酮、硫酸鎂順序緊急給藥,繼續持續高質量的胸外心臟按壓,人工呼吸!”在戚金威指揮下,全體人員鎮定應對。
經過積極搶救,李潔可以短暫恢復自主心律,但極不穩定,致命的惡性心律失常反復發作,心電監護上時常出現可怕的心室顫動波,超大劑量血管活性藥物也難以維持血壓,必須使用更強力的支持措施。
面對年輕的生命、命懸一線的危機,沒有選擇!全力以赴!戚金威一聲令下,全面啟動ECPR:即為運用體外膜肺氧合(ECMO)輔助心肺復蘇術——ECPR,進一步提高搶救成功率。
不到1小時,急診科團隊就完成了ECMO的穿刺置管、預充、連接,李潔體內暗黑的血液被引出,經過ECMO機器人工膜肺氧合后變為鮮紅的血液再輸回身體……
ECMO運轉1小時左右,監護儀上持續室顫自動轉為竇性心律,李潔心跳逐漸恢復,血氧飽和度呈逐漸上升,瞳孔在縮小,出現了四肢活動,對疼痛刺激也有了反應。看到這,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松了一口氣。隨后,李潔轉入重癥醫學科(ICU)進行后續支持治療。
一夜無眠 團隊合作再創奇跡
接下來依然面臨著重重難關。李潔躺在了ICU的病床上,從頭到腳,插滿了管子。嘴里是呼吸機的管子,腿上是ECMO置管管路,胸前是心電血壓監護的管線。
由于心跳驟停發生突然,又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心肺復蘇,李潔心臟頓抑非常嚴重,床旁超聲觀察左心室呈現的幾乎就是“蠕動”狀態,射血分數(EF)不足正常人的1/5,僅10%,以至于雖然已經使用了被稱為生命支持“神器”的人工心肺機(ECMO),但循環狀態依然十分不穩定,隨時可能再次停止。
ICU團隊充分發揮專業特長,迅速又為患者實施了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IABP)和床旁持續血液濾過術(CRRT),科主任王楠更是帶領值班大夫寸步不離地守在患者身旁,反復評估,滴定式調整各種搶救藥物……
一夜無眠,在動用了幾乎全部生命支持設備,并悉心守護調整各種藥物劑量和技術參數后,李潔的循環狀態終于慢慢穩定。
強力循環支持72小時后,李潔的心臟收縮功能顯著恢復,先后撤離了ECMO和IABP。
“冷凍”起來,讓患者大腦好好休息
“由于患者心搏驟停發生在院外,之后又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心肺復蘇,所以腦功能是我們除循環狀態以外需要關注的另一重點問題,目前能夠對腦功能有明確保護作用的就是亞低溫治療,我們在循環支持的同時已經借助ECMO進行著血管內低溫措施,撤離ECMO以后,就利用全自動亞低溫儀進行體外低溫,繼續嚴密的腦保護治療,低溫環境下,腦組織耗氧量顯著降低,保持“休眠”狀態,待合適的時機再“喚醒”,才能最大程度保護其功能狀態。”王楠介紹。
ICU團隊在開展急救支持的同時,高度關注腦功能評估和腦保護實施,循環支持下開展亞低溫治療,保持李潔核心體溫35℃,通過顱腦多普勒超聲(TCCD)動態評估腦血流和顱內壓力。
繼續亞低溫治療一周后,李潔的腦水腫明顯改善,遂開始精準控制下的緩慢復溫。 35℃→37℃,看似簡單的兩度復溫,ICU團隊花費了整整48小時,用極大的耐性和細心帶領李潔一步步返回生理狀態。
之后就是逐步漸停鎮靜鎮痛藥物,進入意識評估和喚醒程序了。從皺眉到扭動,從睜眼到微笑,輔以針灸和康復措施,逐步脫離呼吸機,拔除氣管插管。
整整26天,李潔終于恢復意識,脫離所有生命支持措施,重返人間。
安醫大四附院急診科主任戚金威介紹,心跳驟停的常規搶救成功率極低,生存率大概 15-20%,院外心跳驟停的搶救成功率更低,醫院開展ECPR技術搶救心跳驟停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我院為省內為數不多的在搶救室內成功開展ECPR的醫院之一,該患者治療效果較好,得益于多學科協作及精準的快速反應醫療團隊。”
近年來,安醫大四附院致力于搶救危重癥患者,致力于與 120 等部門共同協作,救治更多的心跳驟停患者,打造國內心跳驟停搶救新模式,為百姓的生命保駕護航。
成強勝 韓武俠 付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