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凌晨4:30,或許很多人早已進入深睡眠,但對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介入血管疼痛科來全體醫務人員來說,一臺高度緊張的手術才剛剛結束,徹夜未眠的醫生,甚至來不及脫去身上被汗水浸濕的手術衣,坐在辦公桌前集體睡著了。
5月21日凌晨1點,一名因外傷致右頸部動脈破裂的75歲患者被緊急送入醫院,由急診轉至ICU期間,連續兩次心跳驟停,病情萬分危急。醫院迅速組織介入科、耳鼻喉科、口腔頜面外科、神經外科、普外科、骨科及神經內科進行MDT多學科會診。影像學檢查右頸部假性動脈瘤形成,瘤體一旦破裂,患者將在幾分鐘內因失血性休克而喪生。
會診專家迅速做出判斷,此時最好的治療方案是由介入血管疼痛科造影明確是否有頸部血管損傷并及時處理。凌晨1:50分,介入血管疼痛科主任殷世武團隊的醫護人員紛紛從家中趕來,手術隨即展開,快速穿刺插管到位,發現頸內動脈有一巨大破口,大量血流涌出,醫生在DSA引導下采用被膜支架順利封堵破裂口,假性動脈瘤被隔絕,成功拆除了隨時威脅患者生命的“炸彈”。假性動脈瘤成功隔絕,“炸彈拆除了,顱內血供恢復,血壓、心率、氧飽正常。殷主任終于長舒一口氣,此時的時鐘指針已指向4:30分
據合肥市介入及疼痛診療名醫工作室領銜人、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介入血管疼痛科主任殷世武介紹,動脈瘤破裂一般而言是比較嚴重的疾病。所謂動脈瘤,就是動脈管壁局限性膨脹,比如動脈壁的粥樣硬化、感染、外傷等等,最常見的當屬動脈粥樣硬化。頸動脈動脈瘤就是一個局部變薄的腫塊,氣體的壓力很容易從變薄中突破,極易破裂血管,導致大出血,可在短時間內危及生命,因此對手術時間和手術技術有嚴格的要求,必須爭分奪秒,“快準穩”地實施手術。
據了解,該院介入血管疼痛科每年搶救動脈瘤破裂、消化道出血、大咯血等各類大出血手術近百例,搶救成功率達到100%,他們被醫患形象稱為“拆彈救援隊”,院區里的火警“119”。
朱沛炎 葉綱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