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37歲孕婦突然大出血,送院時已近休克,生命危在旦夕,急救刻不容緩,一場與死神的較量開始了。5月25日中午,在安醫大四附院婦科、手術室、麻醉科、輸血科、急診科等相關科室醫護人員的通力合作下,成功救治一例異位妊娠出血多達3000ml的失血性休克患者。
合肥的劉云(化名)今年37歲,11個月前剛剖宮產生了二胎,目前還在哺乳期。25日早上,劉云就出現了腹痛的癥狀,以為忍忍就會過去,沒有及時來醫院里就診。臨近中午,劉云的腹痛加劇,還出現了頭暈惡心等不適癥狀,準備起身時突然暈倒,家人立即把她送到安醫大四附院就診。
急診醫生接診后,仔細詢問病史,憑借豐富的經驗,醫生考慮患者極有可能是異位妊娠(宮外孕)。后B超報告顯示,患者盆腔內見混合性包塊,盆腹腔內大量液性暗區,急診查血常規也提示血紅蛋白也遠低于正常值,監測血壓還在不停往下掉。
急診科即啟動應急預案,快速成立搶救小組,聯系手術室、婦產科、麻醉科、輸血科做好準備,送至手術室行急診手術。消毒鋪巾時患者腹部膨隆,估計腹腔內大量出血,麻醉科做好了自體血回輸準備。打開腹腔,醫生發現其右側輸卵管妊娠破裂,破口處見小的孕囊和絨毛,腹腔內大量積血和血凝塊,近3000ml,立即切除右側輸卵管止血。“打開腹腔后發現,她的盆腔內是一片‘血海’,右側輸卵管的破口還在不斷出血,若沒有及時輸血補充足夠的血容量,患者發生DIC導致死亡可能性很大!”該院婦產科主任張紅介紹。
而要在那么短的時間內給劉云調來這么多備用血,對于本來備血就緊張的輸血科來說,實在太困難,而且配血還需要時間。搶救病人,時間就是生命!此時,麻醉科、婦產科醫生果斷決定:“馬上給予自體血回輸。”
醫生將自體輸血機上的負壓吸引器裝置放入劉云淤積了大量血液的盆腹腔,通過負壓將這些血液吸出,傳送到自體回輸機,再借助機器的過濾系統,將收集到的患者腹腔積血進行過濾、洗滌、離心濃縮處理,然后回輸至患者體內,共回輸了1000多毫升的濃縮紅細胞。隨后,輸血科又送來400毫升血漿與400毫升紅細胞,緩緩輸進劉云身體。隨著手術進行,劉云的生命體征也逐漸恢復了正常,經過1個多小時的搶救,劉云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
據麻醉醫生介紹,自體血回輸技術是指獻血者與供血者為同一個體,將術前所采集患者的體內血液或術中、術后所回收的因手術或創傷而丟失的血液再回輸到患者體內的方法,具有快速、安全和高性價比等特點,回輸的濃縮紅細胞活力比庫血好,攜氧能力強,對大手術或術中出血較多的病人有重大意義,在骨科、心胸外科、腦外科、普外科、婦產科大出血等手術中有較多應用。
“宮外孕如果沒及時發現并采取治療措施,就有可能發生輸卵管破裂,造成腹腔內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張紅提醒,宮外孕大多發生在輸卵管部位,而且發生得相對隱匿。宮外孕在懷孕早期比較難發現,一方面,有的女性懷孕了自己卻沒發現;另一方面,部分女性知道懷孕后,卻沒進行進一步的孕檢,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
張紅表示,停經后應及時通過B超檢查、血中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的檢查,了解宮內胚胎發育的情況,也有助于排除宮外孕的可能性。
付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