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如果您遇到困難,請到本店來,本店免費為您提供一份午餐。”合肥市龍川路與金寨路交口附近一家小餐館,門前掛上了“免費用餐”的告示,告示內容還包括“貧困老人和殘疾人等可免費用餐”。5月16日上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來到這家不起眼的小店,店主唐文在外打拼多年如今開起餐館,想著用自己的方式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給困難人士送上"免費餐"
唐文老家在阜陽市太和農村,初中畢業后便去天津、山東等地多年,在2010年左右唐文來到合肥打工。剛來合肥收過廢品和塑料,然后開始做塑料加工廠,后來做過銷售還開過工藝品店,勤勤懇懇養家糊口之外,唐文經常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回報社會幫助他人。今年春節后,他在合肥市金寨路和龍川路交口南邊看中一處門面,便租下來經營一家驢肉餐館。與其他家飯店不同的是,唐文的餐館會為遇到困難的人以及貧困老人、傷殘軍人、殘疾人,免費提供用餐。
“有困難的人來到店里,我們會準備一份驢肉火燒,炒兩個菜,不吃驢肉火燒,提供米飯。”唐文說。5月14日下午兩三點鐘,唐文在店里看店,店門口進來位老大媽,“說遇到困難了需要幫助,想要20塊錢,我給她拿了50元錢。”七八天前,唐文在店里看到一個小伙子在路邊的垃圾桶里翻找吃的,“我就喊他來,問是不是餓了?他點了點頭也不說話。”唐文說,他把放在店里的面包,拿出去送給這個小伙,“面包是我從超市買的,準備晚上帶回家給孩子吃的,小伙子接過面包,點了點頭向我表示感謝。”
打拼多年 難忘父母言傳身教幫助他人
問及為何這樣做?唐文說自己能力也不大,起早貪黑掙點辛苦錢,但自小就喜歡幫助別人。更主要的是受到父親影響,喜歡幫助別人,“從小受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都喜歡幫助別人,對我影響很深。”唐文記得,年幼時一次鄰居家失火,身為家中頂梁柱的父親幫助救火,他一直記得父親的話,"能幫忙的一定要幫忙,盡量為社會多做一些正能量的事情,遇到他人有困難一定要施以援手。"
如今唐文家在肥西,兩個孩子都在合肥,“大孩子在上高中,小二寶4歲,目前孩子上幼兒園,妻子在附近找了個臨時工做。”唐文說,“一路走來,有人幫助過我,我也幫助過別人。”現在,唐文選擇了一邊經營驢肉館,一邊傳遞自己的愛心之路。
圖為唐文和他的驢肉館。
不擔心有人故意蹭飯 愿幫解決路費和住宿問題
“凌晨2點才下班,凌晨三點還沒回到家。”采訪中,唐文告訴記者,雖然辛苦,但對于遇到困難的群眾,他都非常樂意幫助,"只要是困難人士可在這里免費吃。"記者了解到,唐文一直堅持幫助別人。合肥的公益人士尹先生說,他因為做公益活動,認識唐文好幾年了,在尹先生印象里,唐文是個熱心人,只要有時間,都會去參加公益活動,"唐老板慰問過水災中的群眾,去敬老院中慰問過老人,有的居家老人家中味道難聞,唐老板也不嫌棄。"
談到是否擔心有人利用他的愛心蹭飯?唐文說不擔心有人蹭飯,“既然來了就表示他需要幫助,一頓飯也解決不了多大困難,但是通過一頓飯,可能會讓別人,也讓自己感覺到溫暖。除了免費的午餐,若需要路費和住宿,我也愿意提供幫助。”唐文說,只要還開餐館,“免費餐”會一直堅持提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許佳 魏鑫鑫 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