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4月23日中午11時許,在合肥市第三人民醫院重癥監護室,曾經的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朱英彬在父親朱軍的遺體角膜捐獻書上鄭重簽下名字,無償捐獻父親的眼角膜。
朱英彬出生于1982年,是合肥市第25例、安徽省第55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樂觀、豁達的朱英彬是做機械設計的,他最大的夢想是和朋友一起開一家自己的工作室。2009年5月,朱英彬加入中華骨髓庫,2013年底,他與上海的一名3歲男孩初配成功。動員、高分、體檢、復查,到2014年5月23日實現捐獻,一路走來,他從來都沒有過絲毫的動搖?!拔业膵寢屖轻t生,我從小在醫院長大,看慣了扎針、流血,對捐獻造血干細胞這個事情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得知自己與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時,絲毫沒有猶豫便答應了。”7年過去了,朱英彬現在回想起,也覺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平常事。
今年初,朱英彬的父親腫瘤晚期再次住院,病情越來越嚴重。朱英彬萌發了捐獻父親眼角膜的想法,隨后,他征求了母親及家人的意見,家人也表示支持。朱英彬說:“捐獻過造血干細胞后,與紅十字會經常聯系,對紅會的遺體、器官、角膜捐獻業務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如果父親去世后捐獻出眼角膜,一方面可以幫助患者,另一方面對我們家人來說也是留了一個念想?!钡玫郊胰说耐夂?,朱英彬聯系上了合肥市紅十字會,表達了捐獻的意愿。
4月23日中午,合肥市紅十字會及安徽省眼角膜庫相關負責人一同趕到了醫院。在朱英彬簽下同意書后不久,父親朱軍離開了,醫護人員向老人鞠躬致敬后,角膜庫負責人屈志國為老人實施了角膜采集。
屈志國介紹說,采集后會立刻對角膜實施細胞檢測,以最快速度確定移植受體,兩天之內完成病人的角膜移植手術,之后朱軍老人的名字也將會刻在大蜀山文化陵園的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碑上。合肥市紅十字會表示,7年前朱英彬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3歲男孩的生命,7年后,朱英彬又捐出父親的眼角膜,幫助角膜癥患者,他們雖然看似平凡而普通,卻像天使一樣延續了他人的生命、給他人帶去了光明。
記者從合肥市紅十字會了解到,截至目前,合肥市累計實現角膜捐獻180余例。
張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