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校地聯手建設 “ 科大硅谷 ” 核心區 先研院形成“蜂聚效應”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從1991年誕生之日,合肥高新區就致力于聯合中國科大等高校院所,打造安徽的“硅谷”。30年來,中國科大新校區、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中科大先研院等科研、創新平臺在高新區拔地而起,一代代科大師生也在高新區綻放青春光華,創辦了一個又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上市公司。在“十四五”的歷史新起點上,在“科大硅谷”全面建設的召喚下,合肥高新區將繼續與中國科大等高校院所同頻共振、協同發展,加快建設合肥綜合性科學中心核心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始創新策源地和新興產業集群。

合肥首個開發區對標硅谷

合肥高新區從誕生到成長,就一直與“科大” “硅谷”有著先天不解之緣。

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務院《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 “智力密集的大城市,可以積極創造條件,試辦新技術產業發展區,并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合肥一直是科教名城,擁有中國科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合肥工大、安大等高校院所。于是,合肥開始醞釀建立自己的開發園區,促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

1988年,合肥科技工業園被批準建立,成為全市第一個開發區。1991年,國務院批準合肥科技工業園等27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肥高新區正式誕生。從此以后,這片合肥西部的熱土,就開始承擔起“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歷史重任。合肥高新區的建立,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人民日報海外版》《安徽日報》寄語性地稱其為安徽的“硅谷”。

美國硅谷之所以成名,是因為它集聚了斯坦福等知名高校、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眾多的創新平臺、活躍的金融市場。建區之初,為了支持科教資源實現產業化,合肥高新區逐漸建立了合肥軟件園、合肥留學人員創業園、合肥國家大學科技園等科創孵化平臺,并制定了相應的政策。

一場轟轟烈烈的“創新盛宴”,拉開了大幕。一批批科大學子帶著各自的科技成果,滿懷報國熱情地走進高新區,開始追尋自己的創業夢想。

“科大系”屢創高科技上市企業

1999年,在中國科大已經從本科讀到博士的劉慶峰,創辦了科大訊飛。2008年,科大訊飛成為中國第一家大學生創業上市公司,并逐漸成長為亞太地區知名的人工智能企業。在科大訊飛的引領下,合肥高新區形成了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全國首個定位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級產業基地 — —“中國聲谷”在這里崛起,并在2020年底順利實現了“入駐企業1024戶、營業收入1060億元”的“雙千目標”。

比劉慶峰晚兩年考入中國科大、就讀于物理系微電子專業的黃汪,也有著創業的激情。1997年,黃汪本科畢業后去華為工作,一年多后回到合肥創業。受高新區的邀請,黃汪來到了合肥軟件園,開始在高新區扎根。經過十多年來的多次創業,黃汪于2013年底創辦了華米科技,并在短短五年內,帶領華米科技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可穿戴廠商。在高新區深耕約20年的黃汪,至今仍感慨,2012年公司最困難的時候,是高新區為公司“擔保”,幫助企業獲得了急需的貸款, “這才帶來了今天的成功。”

2009年,又一批科大人帶著實驗室里的小小“量子”,走進了高新區。潘建偉教授團隊的師生們,在留學人員創業園的一個小辦公室里,成立了國內第一家量子技術產業化公司。12年前,人們對量子信息技術認知極為有限,但高新區卻對這個項目給予了從場地、政策、項目和示范應用等全方位的支持。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和探索,2020年,國盾量子登陸科創板,成為中國“量子科技第一股”。此后,科大師生又陸續在高新區創辦了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企業,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三大技術領域形成了“三駕馬車”,推動合肥高新區打造世界級“量子中心”。

科大先研院形成“蜂聚效應”

2012年,由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大與安徽省、合肥市四方共建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在合肥高新區啟動建設。這座旨在加快高校教學科研成果轉化一體化發展的協同創新平臺,在中國科大海內外校友中形成了“蜂聚效應”。截至目前,先研院已建設聯合實驗室62家,引進各類人才696人,孵化企業271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60家。同時,作為中國科大教學主體的延伸、中國科大“新工科” “新醫學”的試驗場,2020年先研院共招收應用型專業學位研究生269名,園區入住了中國科大1400余名研究生。校區的進一步融合為“科大硅谷”注入了新的蓬勃動力,更大規模的基礎科研基地和創新平臺在高新區拔地而起,一批科大人在合肥高新區完成了教學、科研、產業的自動轉化。2017年2月,繼北京、上海之后,全國第三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合肥高新區啟動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七大創新平臺,有五個都位于高新區。其中,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作為安徽“科技創新”一號工程,已在高新區初步建成,正面向全球招賢納才。

同樣在2017年,中國科大高新校區也正式開工,占地約3000畝,比中國科大前五個校區面積總和還多。中國科大高新校區將布局與高技術及工程學科密切相關的信息、計算機、工程等5個學院及重點科研機構,預計到2025年基本建成,師生總數將達2萬人。

“基金叢林”帶來“金融活水”

如今,在合肥高新區,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術創新工程院、中科離子醫學中心等重大協同創新平臺蓬勃發展,類腦智能國家工程實驗室、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研發機構加速建設,加上科大國創、陽光電源等自主培育的上市企業近百家、1500多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戰略科技力量競相發力,300萬平米方雙創載體和3000多家在孵科技企業,讓這片128平方公里的“創新高地”,已經逐漸具備了“科大硅谷”的各項創新要素。

金融是經濟的命脈。作為高新區投融資和招才引智的重要平臺,合肥高新集團發起設立安徽省內第一只政府天使基金和種子基金,累計主動發起、參與設立了30只投資基金和4只專項基金,基金總規模481.92億元,包括種子、天使、VC、PE、Pre-IPO等不同階段,覆蓋企業發展各個階段。旗下專業從事風險投資、股權投資的合肥高投,累計投資中科類腦、本源量子等約50家科大系企業,覆蓋集成電路、智能制造、大健康等戰新行業,以幫助它們落戶高新區,逐漸發展壯大。與此同時,約200只總額約2000億元的社會性風投、基金也來到高新區,形成了更加強大的“基金叢林”。

將對標“斯坦福+硅谷”模式

2021年安徽《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確提出建設“科大硅谷”。下一步,合肥高新區將對標“斯坦福+硅谷”創新集群模式,全面加強與中國科大等高校院所的合作交流。以中國科大高新校區為核心,全力建設創新資源豐富、創業活動活躍、高端產業集聚、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科大硅谷”核心區域。

據介紹, “科大硅谷”高新區片區實施范圍3883公頃,主要功能布局體現為“一帶三區”。其中, “一帶”為環中國科大科創產業帶,分布高端研發創新區、創新成果孵化區、科創產業集聚區等三個功能區。

合肥高新區還推出了“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若干政策措施”,為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從項目落地、科技研發、資金籌集、應用場景等全方位全周期支持。與此同時,安徽自貿區合肥片區高新區塊也將推進科技金融示范區建設,構建與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相匹配的科技金融生態圈,助推產業鏈、創新鏈與資金鏈的“三鏈融合”,從而加快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貢獻更大力量。

本組稿件由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趙明玉 采寫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中國科大成功驗證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可行性

北京時間1月7日凌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及其同事陳宇翱、彭承志等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組、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及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合作,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雜志上發表了題為...

中國科大校友在合肥高新區的創新創業故事

合肥高新區建區30年來,一直與中國科大聯系密切,一批批科大師生來到高新區,將他們的創新成果轉化為一個個產業項目和高新技術企業,甚至發展為上市企業。本期家周刊關注“科大硅谷”的發展,以及科大人在高新區的創...

中國科大:新型微波激射器有望探測超輕暗物質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彭新華教授研究組及其合作者首次在弗羅凱量子體系上實現微波激射器,為超高精度超低頻磁場測量以及暗物質搜尋等研究提供全新途徑。該成果日前發表于《科學進展》。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县| 石林| 浦北县| 株洲市| 辽中县| 彭山县| 辽源市| 兴仁县| 巴马| 绍兴市| 定安县| 慈利县| 伊宁市| 邮箱| 额济纳旗| 土默特左旗| 南乐县| 双牌县| 安义县| 阳原县| 察隅县| 那坡县| 蛟河市| 雅江县| 鄂托克旗| 镇康县| 富源县| 锡林郭勒盟| 南漳县| 栾城县| 定远县| 临朐县| 梁平县| 海淀区| 周至县| 莲花县| 桐柏县| 浦江县| 罗城| 绩溪县| 托克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