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年年芳草綠,今又清明時。4月3日,清明小長假首日,合肥市包河文化陵園迎來祭祀高峰期,全天有近7萬人前來祭掃。
包河文化陵園外,前來祭掃的市民有序排隊。
據包河區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為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滿足市民清明祭掃需求,包河文化陵園通過采取管控措施,實現“文明祭掃、平安清明”。倡導市民減少外出和不必要的聚集,前往現場祭掃的市民,要自覺做好個人防護,全程佩戴口罩,掃(亮)碼入園,配合做好體溫檢測,按照“1米線”安全間隔距離有序入園,不聚集、不扎堆,縮短停留時間,減少人員聚集。同時,倡導文明祭掃方式,以簡約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積極創建“無煙陵園”,廣大市民可通過“合肥民政”微信公眾號或登陸合肥市民政局網站(http://mzj.hefei.gov.cn/)“合肥市云祭祀平臺”開展網絡祭祀,減少現場祭掃人員;包河文化陵園已實行全年禁燃禁放、禁燒,大力倡導鮮花祭掃、居家追思、書寫寄語等文明低碳的祭掃方式,共同守護好寧靜優美的生態環境。
市民帶著鮮花前來祭掃。
該工作人員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預計祭掃高峰期一直到4月5日才能結束,建議廣大市民盡量錯峰祭掃,減少人流聚集。倡導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少駕車、不駕車,低碳文明出行。自駕出行要提前安排好出行時間和路線,避免交通擁堵,保管好自己的貴重物品,服從現場交警指揮,有序停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呂歡歡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