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4月3日,是2021年清明小長假第一天,也是清明祭掃首個高峰日。今年,為避免祭祀人員扎堆聚集、減少交叉感染風險,合肥市各大陵園均實行預約祭掃和交通管制,推出云祭掃、代祭掃等服務,同時倡導市民文明祭祀,低碳出行。
4月3日早上,天空雖然下起了小雨,但在合肥市大蜀山文化陵園外,一大早前來祭掃的市民有序排起了隊伍。據大蜀山文化陵園工作人員介紹,在陵園入口,現場設置了預約快速通道。“截止到4月2日下午5點,我們已經有將近兩萬人在線上進行了祭掃預約登記。”該工作人員同時也表示,沒有預約的市民可以在現場進行預約登記,“在掃描安康碼、佩戴口罩、測量體溫通過后,同樣也是允許入園的。據工作人員介紹,從2018年開始,合肥市區就實行清明祭掃焚燒政策。今天到陵園進行祭掃的市民都帶著鮮花,”鮮花祭祀的方式更加文明,確保祭祀活動安全、有序進行。”
在合肥市小蜀山陵園,由于先前錯峰祭祀概念的普及,清明假首日前來祭掃的市民在每個時間段都很平均。“不少市民通過錯峰預約登記,選擇在中午十一、二點的時候前來祭掃。而去年封園,再加上春節就地過年的措施,2020年大部分人員都沒有進行現場祭掃,我們預估今年的人流量會有大幅增加。”合肥市小蜀山陵園辦公室主任李露介紹,往年清明前兩周前來祭掃的市民每天都有幾千人,但今年由于預約祭掃政策的實行,前來祭掃點市民從3月20日起,就出現了大幅的增長。“因此清明小長假第一天的祭掃人流,反而比往年出現了回落,全天預計在13到14萬人,比往年要少20%。”
合肥市民政局特此提醒市民,請選擇預約祭掃、錯峰祭掃,確保祭掃順利進行;家庭成員盡量合乘一輛車前往祭掃,避免人流車流擁堵;自覺遵守祭掃場所有關規定,請不要燒紙錢、焚香燒燭,確保祭掃活動安全、有序進行;建議市民通過家庭追思、委托和網絡祭掃寄托哀思,紀念親人,節儉環保文明。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呂歡歡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