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胰腺癌的致死性極高,其難治的根本原因在于胰腺癌細胞被致密的基質屏障所包裹,阻礙了治療藥物的浸潤。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陽麗華課題組首次提出一種由單一破膜大分子自組裝所形成的酸敏納米顆粒,能同時實現胰腺癌基質重塑與癌細胞清除雙重目標,為研發既能消除胰腺癌又不誘發腫瘤轉移的新藥提供新方案。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
不同于靶向特定的細胞內物質或代謝通路以抑制細胞增殖的常規化療方案,破膜大分子通過破壞細胞膜完整性以清除目標細胞,并因此能有效消除耐藥性癌細胞,且經反復治療使用也未見細胞耐藥性出現,表明破膜大分子有克服癌癥耐藥性問題的潛力。但破膜大分子藥物缺乏區分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能力,如何使破膜大分子藥物獲得對癌細胞的選擇性殺傷,是腫瘤治療領域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
陽麗華課題組提出發展100%由破膜高分子組成、能在血液中保持長循環時間且可在腫瘤微環境特有微酸性pH刺激下發生解離的酸敏納米顆粒,作為治療胰腺癌的新方案。他們采用一種酸敏破膜大分子膠束作為此類納米顆粒的模型,實驗證明該納米顆粒可被腫瘤微環境特有酸性pH激活,從而不加選擇地清除胰腺癌細胞和腫瘤相關成纖維細胞,且這種細胞毒性是通過破壞細胞膜完整性來實現。
三維細胞球和荷瘤小鼠模型實驗均顯示,這種納米顆粒能有效地清除包裹胰腺癌細胞的腫瘤相關基質細胞,滲透保護胰腺癌細胞的基質屏障,進而清除被基質及基質細胞緊緊包裹的胰腺癌細胞。荷瘤小鼠模型實驗進一步顯示,該納米顆粒經靜脈給藥后,顯著降低了胰腺癌微環境內細胞外基質的表達,使原本致密的胰腺腫瘤組織變得通透,提高了納米顆粒在腫瘤組織的遞送效率,且未見引起腫瘤轉移。
桂運安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
編輯:唐恒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