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2月24日上午,合肥市包河區大圩鎮為民服務中心啟動試運行。安徽首家鎮村融合便民服務大廳正式落地,是大圩鎮政府聚焦“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減少辦事層級的一次創新探索。當地居民許久以來的期盼變為現實。即日起,他們辦業務不用再村委會、鎮政府兩邊跑,服務大廳里一個窗口就可以解決。
村社融合 首批25個事項“一窗辦”
2月24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金葡萄家園B區商業街的大圩鎮為民服務中心探訪。該中心內設12個服務窗口。據介紹,第一階段共啟動8個窗口,其中5個為村級服務事項辦理窗口,3個為鎮級服務事項辦理窗口。各窗口工作人員已在崗忙碌,居民取號辦理業務。大廳內還配有嶄新的桌椅,供群眾休息、等候。
工作人員為群眾辦理業務 。
“請B005號到1號窗口辦理。”伴隨著提示聲,73歲的學塘村居民李大爺來到1號窗口,咨詢工作人員關于醫療保障服務的相關事宜。在得到耐心熱情的解答后,李大爺感到很滿意。李大爺告訴記者,他平日步行去學塘村村委會辦事,單趟就得半個多小時,“現在村委會的業務搬到家門口辦理,是件大好事。”
據大圩鎮為民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中心第一階段25個事項可實現“一窗辦”“就近辦”,涵蓋《生育登記服務證》辦理、《生育證》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辦理、《新生兒醫保參保》辦理、《合肥市城鄉醫療救助》辦理等。
據悉,該中心第一階段為有條件下的綜合受理,在受理前段降層分流實行“首問負責制、承諾服務制、限時辦結制、全程代辦制”,條件成熟后落實真正的綜合受理。下一步,計劃在金葡萄家園A區、B區、D區設置網格,各項為民服務事項將集中到網格辦理,實現“前臺一并受理、后臺協同辦理、在網格中核實、在網格中落實”。
辦事距離 由7公里縮短至70米
記者了解到,大圩鎮下轄15個行政村,自2017年啟動回遷安置工作以來,目前已有2萬多人集中居住于金葡萄社區,由于相關政策限制,村委會未同步搬離。八旬居民程大爺告訴記者,他曾去東林村村委會辦事,東林村村委會離自家小區超過7公里,沒有公交車坐,只能打車去,“以后在家門口就能辦理業務了,很方便,這是政府給我們的福利。”
將群眾辦事距離“由7公里縮短至70米”,減少辦事層級,縮短辦事時間,提高辦事效率,打造群眾“心理上的零距離”,正是大圩鎮建立為民服務中心的初衷和努力的方向。據了解,為解決群眾辦事空間距離遠、花費時間長、辦事部門多的難題,大圩鎮以鎮村組織共建為抓手,高標準建設標準化、智能化、便民化的一站式服務中心,推進村社融合,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腿,著力打造省級便民服務標準化試點,打造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新體系。
程陽 張嘉琪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