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月22日,記者從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獲悉,為切實防范因白蟻危害造成的水庫大壩安全隱患,合肥市白蟻防治研究所(以下簡稱“市白蟻所”)去年國慶前夕啟動在董大水庫開展白蟻隱患的普查和防治工作。經現場全面排查,在董鋪?大房郢水庫共采集白蟻標本30例,經鑒定是對堤壩破壞最嚴重的蟻種,構成對堤壩安全的威脅。目前,合肥市白蟻所已對發現的活體進行現場處理,出具初步治理方案。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合肥市白蟻所不斷在人才建設、科研科普、公益服務等方面提檔升級,有效控制合肥地區白蟻危害風險。在全面提升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水平的基礎上 ,積極發展科普、做強科研。該所探索使用的“互聯網+”區域白蟻控制智能化技術效果顯著,在全國起到了技術引領作用。
2020年國慶前夕,合肥市白蟻所啟動在董大水庫開展白蟻隱患的普查和防治工作。該所組建的蟻害調查組,經現場全面排查,在董鋪?大房郢水庫共采集白蟻標本30例,經鑒定均為白蟻科Termitidae土白蟻屬Odontotermes黑翅土白蟻O.formosanus,是對堤壩破壞最嚴重的蟻種,構成對堤壩安全的威脅。目前,合肥市白蟻所已對發現的活體進行現場處理,出具初步治理方案。下一步將對兩庫區繼續進行深入調查,根據白蟻危害等級評定結果開展白蟻綜合治理。
何文朔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星級記者 徐琪琪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