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月17日,合肥將正式進入“兩會時間”。1月16日下午,合肥市政協委員們陸續抵達住地報到,很多委員都帶來了經過考察調研后形成的提案,為社會發展獻計獻策。其中,合肥市政協委員朱青就巢湖水環境治理提出建議,建議打造占地約300畝的巢湖水科學試驗研究基地,并成為巢湖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科普展示中心,助力巢湖成為合肥最好的名片。
巢湖流域水情、湖情復雜,水旱災害、河湖污染、藍藻暴發、生境退化等新老水問題交織,其治理進程事關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關系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朱青認為,近年來,隨著環巢湖治理保護扎實推進,巢湖水環境質量達到國家考核記錄以來的最好水平,巢湖治理保護取得明顯改善,但防洪不安全、水源不可靠、水質不穩固、生態不平衡等問題依然存在。隨著合肥正向千萬人口特大城市邁進和引江濟淮、巢湖排洪暢通等大型水利工程加快形成,一個新的巢湖即將面世,巢湖治理基礎與保護格局將發生深刻變化。
“目前江蘇太湖和洪澤湖、云南滇池和撫仙湖、湖北粱子湖和東湖、江西鄱陽湖、湖南洞庭湖等均建有國家或地方科學試驗站或試驗基地,巢湖是唯一未設立科學觀測試驗站或試驗基地的湖泊,也是最需要設立水科學試驗基地的湖泊。”朱青表示,特別是隨著引江濟淮即將建成,源源不斷的江水和淮水將從多處注入巢湖并流入長江,巢湖水循環系統即將形成,湖區水量、水位、水流等水文節律必將改變,湖區流場、環境容量、濕地生境等本底明顯變化。
“巢湖與長江水環境復雜,建立巢湖水科學試驗研究基地,是實施數字巢湖、模型巢湖、原型巢湖三步走科研戰略的關鍵一步,是優化泄洪、排洪、滯洪、蓄洪工程布局的模擬場所。”朱青表示,這對于加速實現美麗巢湖和讓巢湖成為合肥最好的名片具有重要意義。
為此,朱青建議依托巢湖研究院,結合蔣口聯圩蓄洪區生態濕地和巢湖亞行項目建設,構建形如巢湖、占地約300畝的野外觀測試驗水面,輔以必要的現場觀測、水工模型、水質化驗、科學研究等設施。“就近利用江水、湖水、淮水等原水開展水動力、水環境、水生態、水循環觀測試驗研究,為后引江濟淮時代的巢湖綜合治理與優化調度提供原創成果。”他表示,建成后,將填補巢湖野外生態環境觀測和巢湖調水引流科學試驗空白,成為國內一流的湖泊水科學試驗研究基地,并成為巢湖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科普展示中心。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編輯:唐恒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