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隨著合肥市機動車保有量急劇增長,“停車難”在部分時段和區域表現尤為明顯。為此,合肥市政協委員杜佐嶺、李黎聯名提議在全市推廣共享停車。1月12日,記者從合肥市政協獲悉,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合肥城管局等部門在答復函中表示, 新增共享停車位8150個,并“試水”中小學停車場面向社會開放,計劃到2022年底,“智慧停車”覆蓋城市建成區,各類停車資源使用效率明顯提升,解決市民“停車難”問題。
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城市建設處表示,近年來,為切實緩解“停車難”問題,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積極推進市區公共停車場建設。考慮到中心城區的土地資源緊缺,大力發展占地面積小的立體停車場(庫),鼓勵采用停車樓、機械立體式停車庫、地下停車庫等方式,在有限的空間內盡可能增加停車泊位的供給量。同時,為了節約用地,鼓勵利用新建公園、新建學校操場地下空間建設公共停車場,以及軌道交通站點周邊區域實施軌道交通“P+R”停車場項目。
合肥市城管局表示,為解決這一難題,合肥市明確推進共享停車工作。截至目前,累計提供停車泊位28045個,利用城區待建地、邊角空地等新建臨時停車場67個,新增共享停車位8150個,并“試水”中小學停車場面向社會開放,持續解決市民“停車難”問題。到2021年底,國有公共停車場運營服務更加規范,共享停車示范工作產生量化效應,停車數據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到2022年底,停車科技信息化應用網絡覆蓋城市建成區,各類停車資源使用效率明顯提升。
下一步,合肥市城管局還將優化路內停車泊位供給,合理增加路面臨時停車泊位,在部分路段設置夜間停車泊位。針對老舊小區居民停車難,試行月票優惠價格制,附近居民以較低價格租賃機動車道臨時停車位,機動車在夜間有序停放。試點錯時停車。推動有條件企事業單位停車場面向社會開放、錯時共享,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構建城市級智慧停車應用框架,實現與“天 網”、“數字城管”、“智能交通”等之間的數據連接,為車主提供余位查詢、車位導航、自主繳費、電子發票等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停車服務。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