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 月1 日,《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開始實施,這意味著合肥生活垃圾分類由“倡議分類”變為“強制分類”。
彭凱將回收的紙盒擺上貨車。
合肥小伙彭凱是個“90 后”海歸,曾在澳大利亞學習工商管理和國際貿易。今年他開始了不一樣的創業之路,從事垃圾回收行業。在澳大利亞的留學生活,讓彭凱習慣了當地嚴格的垃圾分類制度。彭凱說,當地每個家庭都有黃、綠、紅三個垃圾桶,顏色不同的垃圾桶放不同的垃圾。
彭凱將整理好的紙盒運出超市。
他回國后發現,國內的垃圾分類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幫助公眾建立環保的習慣。彭凱覺得,垃圾分類是新興行業,很有前景。
2020年,彭凱投資百萬,進入垃圾回收行業。現在,他已建立了10 人的回收隊伍,每天騎著三輪車或者開著貨車,穿梭在合肥的大街小巷,回收垃圾。
彭凱向居民介紹如何網上下單回收垃圾。
彭凱說,他做的不是傳統的垃圾回收站,而是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模式。用戶通過網上下單,只要是符合條件的垃圾,彭凱和同事們都會準時上門回收。彭凱告訴記者,除了住宅區,他們也會與超市、工廠等合作,定期上門回收垃圾,也會按時幫助企業清理一些不方便拿出辦公室的文件、快遞盒等。現在,彭凱的團隊平均月工資已達到5000元以上。彭凱說:“希望業務能夠得到更大的開展,不斷總結經驗,使團隊形成規范化運作。通過實踐引導,讓更多居民知道我們,然后參與到垃圾分類中去,使資源更加有效利用,也讓城市環境更加美好。”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余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