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備受關注的新合肥西站將在本月內全面開建。昨天,記者從合肥市相關部門了解到,新合肥西站站房施工招標已于上個月完成,計劃本月開工建設。根據建設計劃,將于2022 年底先行開通啟用西側站房,2024 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科技方舟”顏值和節能兼顧
據介紹,新合肥西站是合安、合新高鐵的起點站和合蚌、合福、商合杭高鐵的中間站,項目納入合安高鐵建設工程。項目位于合肥市清溪路與潛山路交口西南角,總建筑面積約24 萬平方米,其中站房建筑面積約8 萬平方米。站房由下至上分為地下三層和地上三層,局部設夾層,車站規模為8 臺18 線,其中合新場為3 臺5 線、合安場3臺9 線,合福場2 臺4 線,總投資約96.4 億元。
新合肥西站以“大湖云帆科技方舟”為設計理念進行構思立意,既可反映新一代鐵路客站“站城融合、交通綜合、功能聚合、綠色集合”的時代要求,又能體現合肥“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的城市特征。其整體造型猶如騰空而起的“科技方舟”,反弧的屋頂造型和外飄的站房形態,仿若行駛在萬頃波濤之上的巨輪。采用流動的水平線條和干凈利落的豎向線條作為對比,充分體現出“淝水匯流大湖云帆”的地域特征。
據中標單位中鐵建工集團相關人士介紹,新合肥西站還將集成多項綠色技術用于采光通風。“屋面體現‘大湖疊浪’的造型設計,交疊屋面所形成的側高窗可以避免夏季陽光直射,為旅客營造一個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的候車環境。”此外,站臺雨棚設置大面積光伏電板,充分利用綠色能源。利用出挑深遠的屋檐調節微氣候,打造綠色節能的城市空間;同時站房應用大數據物聯網、人臉識別驗證等智能技術,為旅客提供最佳的旅行體驗。
候車大廳效果圖。
“城市客廳”站城融合新典范
新合肥西站片區東至潛山路,西至西二環路,北至南淝河,南至長江西路,總面積約5.5 平方公里。新合肥西站將打造站城融合鐵路客站典范,站房東側在合理的結構支撐下,以深遠的挑檐形成震撼的入口空間,為城市提供一個有頂覆蓋的交通換乘廣場,成為合肥新的“城市客廳”。
“城市客廳”聚合了鐵路出站廳、快速進站廳,軌道交通換乘廳、有軌電車綜合開發等多種功能,集交通與城市功能于一體。“由于采用腰部進站的方式,站房獲得了向東西兩側延伸的有利條件,可引入大體量的城市物業開發,打破傳統鐵路客站單一功能,轉為城市復合功能。”上述相關人士說。
作為新合肥西站配套設施,擬建的綜合開發樓總建筑面積約為18.65 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8 億元,以綜合開發樓為核心,構建站城一體的建筑布局,將聚合鐵路樞紐、城市通廊、軌道交通、商業、辦公、酒店、停車場、市政交通等功能,體現鐵路旅客四個方向進站、東西廣場通透、立體交通節點、站城深度融合的特點。
新合肥西站效果圖。
合肥“米字形”高鐵網即將成型
新合肥西站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京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合肥站、合肥南站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將填補合肥西片區大型鐵路樞紐的空白,可銜接商合杭高鐵、合福高鐵、合安高鐵等13 條線路。
作為合肥市三大鐵路客運站之一,新合肥西站在南北方向起到了重要的連通作用,其布局和建設將完善合肥鐵路樞紐的客站布局。隨著合安高鐵今年底開通目標的實現,以合肥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網基本成型,輻射9 個方向13 條線路的“時鐘形”鐵路大樞紐呼之欲出。未來,從新合肥西站出發將實現合肥到安慶40 分鐘,合肥到南昌2 小時,合肥到青島3小時,合肥到深圳、香港6 小時的城際穿梭體驗。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項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