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圍墻倒塌4 個多月了,一直沒有修復,每次從那邊走,都很不安。”合肥包河區鉑金漢宮小區居民周先生向本報反映,今年7 月18 日凌晨,該小區南側一段約50 米長的圍墻轟然倒塌,未倒塌的部分也出現了裂縫,存在安全隱患。事實上,這排緊挨著七步泉路的圍墻已經發生三次倒塌。
鉑金漢宮小區倒塌的圍墻緊挨著七步泉路。
倒塌圍墻還沒修復 存在安全隱患
11 月24 日,記者來到鉑金漢宮小區看到,倒塌的圍墻位于該小區南側,距離這里不遠就有幾棟居民樓。
“事發的時候,不少墻磚都散落在小區道路上。”鉑金漢宮小區的物業經理許女士向記者介紹,圍墻倒塌發生在今年7 月18 日凌晨,好在當時附近沒有停放車輛。小區保安當天巡邏發現情況后,物業立即在附近拉上了防護線,還設立了圍擋,提醒小區居民不要靠近這里。
“事發都4 個多月了,為啥還不給堵上?”該小區居民周先生質疑道,因為圍墻倒了,小區直接開放對著七步泉路,出入小區變得很隨意,加上倒塌的墻體和碎裂的磚塊,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記者在現場看到,緊挨著的七步泉路雖然與小區地面有一米多的落差,但是行人仍然可以輕松進出小區。
倒塌處兩側的圍墻也出現了裂縫,許女士告訴記者,物業特意安排保安人員對此處加強巡邏,同時提醒附近幾棟樓的居民尤其是平時帶孩子的居民不要靠近這里,以免發生意外,“我們對這一區域一直是重點盯控,但也不可能24 小時派人守在這里。”
為何不及時修復這段圍墻?許女士面露難色,她告訴記者,這不是小區第一次發生圍墻倒塌的情況,就怕修好了還會倒。
已經發生三次倒塌 疑與修路有關
“這是小區南邊這排圍墻第三次、也是第三處發生倒塌。”小區物業經理許女士告訴記者,在2017 年七步泉路施工期間,這排圍墻頂部有七八十厘米高的墻體倒掉了。許女士說,物業找到道路施工單位后,施工方對墻體進行了修復。
2018 年8 月,這排圍墻的又一處發生倒塌,當時也是在七步泉路施工階段。經過朱崗社區、同安街道以及包河區相關單位的協調,當年10 月,圍墻得到了修復。工人還為新修的那段圍墻采取了加固措施。
“七步泉路與小區南側的圍墻挨得很近,此前在修路,而且路基墊得很高,與我們圍墻根部形成一米多的落差。”一位小區居民表示,七步泉路沒有排水設施,導致雨水容易往圍墻這邊流,對圍墻形成壓力。
在采訪中,多位小區居民和小區物業人員都覺得,小區圍墻三次發生倒塌和附近修路有關。
多部門開過現場會 事情正在處理
11 月24 日,記者來到包河區同安街道辦事處,一名賈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11月9 日,經過該街道辦協調,包括包河區建設局,七步泉路當時的設計、建設單位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來到了現場,了解了現場情況及鉑金漢宮小區物業及業主的想法。
“圍墻為何會倒塌,后續怎么處理,還在了解和協調中。”這名負責人說。記者查詢合肥12345 政府服務直通車了解到,在今年11 月5 日,鉑金漢宮小區業主反映小區圍墻倒塌的問題。對此,包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曾回復,經包河區大建設指揮辦了解,關于鉑金漢宮小區圍墻倒塌事宜,已組織相關單位勘探圍墻倒塌現場并召開協調會,但并未檢測圍墻坍塌具體原因。目前已安排設計單位對圍墻重新設計,待設計方案出來后,將繼續推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王吉祥 魏鑫鑫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