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報訊 在寸土寸金的市區,設置立體停車庫,讓城市“長高”而不是“變胖”是解決目前停車難題的有效措施。近日,記者從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獲悉,目前正在停車矛盾突出的區域打造一批立體停車場(庫),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今后將加強政策扶持,鼓勵引導改建或新建立體停車場。
全市已建成一批立體停車場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停車難”問題逐步成為困擾市民出行、影響城市發展的一大因素。城市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長,使城區停車難問題越來越突出,尤其是在老城區和中心城區以及人流相對集中的醫院、銀行、政府單位等公共場所和部分住宅小區,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一位難求”現象。
近年來,為切實解決“停車難”問題,合肥市科學謀劃,統籌兼顧,加快規劃立體停車場。
相關人士指出,立體停車庫具有占地少、利用率高、進出方便等優勢,尤其在用地緊張的老城區,新建立體形式的停車庫尤為重要。此外,將主城區和道路交通密集區現有的停車場、老城改造等空間改建為立體停車庫,能夠有效增加停車泊位數。
目前,全市已建成海恒停車樓、紅星美凱龍立體停車庫、常青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機械停車樓等一批立體停車場(庫),使用效果較好。
合肥還在綜合施策,有序推進綜合交通建設。加快城市軌道交通施工的同時,謀劃結合線路條件推進“P+R”配套停車場建設,圍繞軌道交通項目及相關區域,未來適時打造一批立體停車項目。
引導推動現有平面停車場改建
隨著城市機動車保有量的不斷增長,部分建筑如老舊小區、公共建筑出現了泊位不足的現象,考慮到機械式停車設施在占地面積等方面的優勢,鼓勵立體化(或機械式)停車設施建設,可以緩解停車壓力。為此,合肥將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學性,并積極借鑒發達城市的先進經驗,不斷提高立體停車場建設水平。
今后,對于全市已建成的老舊小區或單位在原停車場(位)無法滿足停車需求時,在其用地范圍內,可插建立體停車場(庫),其建筑面積可不計入容積率;在滿足消防、環保等前提下,其建筑面積和退讓距離可適當減小。
全市還將鼓勵采取合理措施,推動現有平面停車場改建為立體停車場。地上立體停車樓的基底計入建筑密度,計入后的總建筑密度應符合規劃設計要求。在服務規劃建筑密度、高度控制的前提下建設的地上立體停車樓,梁底凈層高不超過2.4米的可不計入地塊容積率。
下一步,市城鄉建設局將加強督導,嚴把停車建設質量關。對擬建的停車場項目進行現場踏勘,廣泛收集市民意見,及時解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工作進展不合格項目進行通報,責令整改,要求各項目單位嚴把質量關,嚴防出現豆腐渣工程。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