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知識普及行動方面,合肥市將深入推進健康促進縣(區)、衛生城鎮、健康社區建設,大力開展“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促進健康家庭連建設;推廣分餐公筷,勤洗手、常通風,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建設并完善市級健康科普專家庫,構建健康知識傳播體系。
如今,合理膳食越來越受關注。接下來,合肥市將針對不同人群,因地制宜開展營養和膳食指導;廣泛開展以減鹽、減油和減糖為重點的專項行動;繼續在貧困地區開展重點人群營養干預工作。到2022年和2030年,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分別低于7%和5%。
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和學校體育場地免費或低收費
工作之余,參加體育運動已經成為不少人的生活習慣。為此,合肥市將著力構建四級全民健身設施網絡和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和學校體育場地免費或低收費開放。
身體健康的同時,還需要心理健康。在這方面,合肥市將搭建基層心理健康服務平臺,培育社會化的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提升到20%和30%,心理相關疾病發生的上升趨勢減緩。
鼓勵領導干部等發揮控煙引領作用
健康的環境十分難得,也是群眾所需。合肥市將推進大氣、水、土壤、輻射污染防治;采取有效措施預防控制環境污染相關疾病、道路交通傷害、消費品、質量安全事故等。
在控煙行動方面,鼓勵領導干部、醫務人員和教師發揮控煙引領作用;推進無煙學校建設,加強青少年控煙工作;推廣12320衛生熱線戒煙服務,提升規范化戒煙門診服務能力。
探索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打造老年宜居環境
相對來說,老年人和婦女兒童都是特殊群體。他們的健康如何呵護呢?為此,合肥市將推動醫療衛生服務延伸至社區、家庭,完善家庭病床收費和服務管理政策,引導家庭醫生優先與老年家庭開展簽約服務。
同時,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醫養結合機構,促進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務與居家、社區、機構養老緊密結合。探索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打造老年宜居環境。到2022年和2030年,65至74歲老年人失能發生率有所下降,65歲以上人群老年期癡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另外,提倡適齡人群主動接受婚前醫學檢查和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倡導0-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全面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逐步擴大篩查病種范圍;逐步擴大城鄉適齡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檢查覆蓋面。
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試點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中小學生的健康事關國家可持續發展。今后,合肥市將實施中小學生視力健康狀況監測,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試點;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1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將體育納入國家高中學業水平測試。
到2022年,全市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良率達到50%以上,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力爭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到2030年,全市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良率達到60%以上,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
縣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立卒中中心和胸痛中心
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如今,這些慢性疾病都已經成為健康的殺手,值得高度警惕。接下來,合肥市將全面落實35歲以上人群首診測血壓制度,擴大高危人群篩查干預覆蓋面。同時,推廣心腦血管疾病防治適宜技術,縣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立卒中中心和胸痛中心。
在癌癥防治方面,推廣有效的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工作模式,降低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質量。著眼重點癌種、高危人群和貧困地區,有序擴大癌癥篩查范圍。推廣應用常見癌癥診療規范,推進腫瘤精準治療模式,加快臨床急需藥物審評審批。
另外,倡導重點人群主動進行肺功能檢測,預防疾病發生發展。探索高危人群首診測量肺功能、40歲以上人群體檢檢測肺功能;促進基層糖尿病及并發癥篩查標準化和診療規范化,提高醫務人員對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早期發現和治療能力。
倡導高危人群在流感流行季節前接種疫苗
如今,不少職業病已經成為危害職工的煩心事。今后,合肥市將開展重點行業領域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同時加大職業健康監督執法力度,鼓勵用人單位開展職工健康管理,加強職業健康監護。
在傳染病及地方病防控方面,合肥市也將倡導高危人群在流感流行季節前接種流感疫苗;加大救治救助力度,控制和降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流行水平。
相關設施新建或改建時充分考慮應急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對各地疫情防控救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合肥市將調整優化醫療資源布局;加快推進合肥市公共衛生管理中心項目建設,在大型體育館、會展中心等相關設施新建或改建過程中充分考慮應急需求。
同時,搶抓健康長三角一體化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歷史機遇, 深入推進市屬各醫院與高水平醫院開展合作共建;探索建設符合合肥市實際的緊密型城市醫聯體。在健康信息化建設行動中,合肥市將建立短缺藥品信息直報平臺,保障群眾用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