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8月30日,合肥濱湖新區城管部門在玉龍路與紫云路交口的公交站牌旁,施劃出一片全新的共享單車停放標識。據了解,目前,該部門已完成近30處標識的施劃,計劃“更新”總數超過50處。
據了解,濱湖新區現有的非機動車停放地面標線,較為簡單,大多為白色長方形標線,一方面不美觀,另一方面經過長期的雨水沖刷,標線模糊不清,難以辨認,另外,車輛停放較多時 ,地面標線易被車輛遮擋,導致不易被市民發現。
8月底,濱湖城管辦市容秩序管理科本著不占用無障礙交通設施、不妨礙行人通行的原則,優先對磨損嚴重、不易辨識的原停車標識重新進行施劃,總體規格沿用過去習慣,但方形框內填涂綠色漆面,外圍邊框增涂白色漆,保持總體色調協調,每個停車位長度為6米統一標準,在綠色漆面凝固后還會劃上單車停放標識和車輛朝向箭頭,跟周邊灰色的人行道地磚對比鮮明,讓市民一眼就能看到。
濱湖城管秩序中隊隊長韓嘯東介紹,因為停車需求較大,過去施劃非機動車停車區空間盡可能地大,多的能停得下幾十輛單車,但車停多了,車主取車、行人穿行都有困難。所以此次非 機動車停車區域施劃明確規定,在人流和車流量大的地段每隔5米為市民預留步行通道,讓非機動車停放與市民的通行達到相對平衡,方便市民停車與取車,新款停車標識內能停放的單車一般 在10余輛。
記者從合肥城管部門了解到,此次施劃的共享單車新的停車標識不是在濱湖“試點”,而是將實現全市的統一,各區都將采用統一的色調和規格,逐步進行“更新”。
何爽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