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在經過3 個月的改造后,合肥五里墩立交北上橋口堵點治理工程于8 月15 日完工并放行通車。如今一周多時間過去了,改造使得五里墩立交北向南的交通擁堵狀況得以緩解。不過,也有市民對整個五里墩的擁堵治理提出了不同看法。
記者體驗:北上橋口通行更有序
此次五里墩北上橋口治理實際上有3 處調整——原五里墩立交由西一環上橋轉向長江中路東方向的匝道拆除,在北向西右轉匝道上,新增直行通道,同時利用橋下凈空增設地面系統與長江西路平交,向南穿過原苜蓿葉匝道后,與合作化路地面銜接;史河路南原輔道上五里墩立交的道口取消,取而代之長江西路新建南北向地面通道;西一環四里河立交落橋處增設主線出口車道隔離護欄,禁止主線駛出車輛右轉進入長崗路。
北上橋口改造后的五里墩立交。(本報資料圖片)
據合肥市城建部門介紹,改造完成后,通過連續早晚高峰實地觀察和高德地圖顯示,該堵點交通擁堵現象得到較大緩解。
記者近日探訪時發現,此次治理效果最為明顯的地方是北上橋口處。由于原史河路南側右轉進西一環的路口封閉,避免了史河路交通進入西一環主線,減少交織干擾,上橋口的交通有明顯改善。加之取消原西一環上橋后轉向長江中路方向的匝道,北端上橋處原先不同方向的車輛交織情況大大減少,整體通行有序。
市民吐槽:五里墩治堵有待治本
不過,也有合肥市民提出,雖然北上橋口通暢了,但是五里墩還是堵。
市民陳先生表示,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現在每次經過五里墩立交從南向北方向都覺得特別堵,會不會是五里墩立交某個方向局部理順后,導致部分車流“分流”到了其他方向?還是因為部分通暢后客觀上凸顯了沒改造部分的擁堵程度?
另外,記者發現在合肥市12345 政府服務直通車上,也有市民對五里墩交通狀況提出了各自看法。有市民留言稱,此次五里墩立交北上橋口整治結束后,原先史河路直接上橋的車輛繞行通過青陽路再到長江西路上五里墩立交,反而增加了長江西路上五里墩通道的擁堵程度,他認為“一個路口擁堵緩解了,卻給另一個路口造成了擁堵”的方式是治標不治本的。還有一位市民留言稱,五里墩立交是連接長江西路、合作化路、一環路快速通過的樞紐,合作化南路往南一環有匝道直接連接,而南一環到合作化南路卻沒有匝道,必須繞道長江西路再駛入,這樣就增加了梅山路、長江西路的交通壓力,希望能夠增加南一環直通合作化南路的匝道。
部門回應:南向北上橋口將治理
對于市民在合肥市12345 政府服務直通車上的建議,相關部門均已回復。針對市民提出封閉史河路帶來長江西路至五里墩上橋通道擁堵的情況,合肥市蜀山區政府8 月18 日回復稱,經了解,該癥結為從長江西路上高架橋通行不暢和901 醫院門口交通交織,這是歷史問題,后期將就此進行研究,爭取找到解決方案。
至于南一環能否增設東向南匝道,合肥市城鄉建設局8 月25 日回復稱,建設局負責擁堵點治理的梳理及方案設計工作,對五里墩各個方向都做過深入細致的研究,本著高效、合理、經濟、可行的原則,陸續實施了西向東、北向南的改造優化措施,由東向南也做過細致的研究,但暫不具備成熟的方案。下一步,合肥市城鄉建設局依然會按照成熟的思路進行優化改造。
對于五里墩,下一步將如何優化交通?對此,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城建處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合作化南路至五里墩立交南上橋口位置也就是南向北上橋口堵點的治理方案,具體方案及改造時間待進一步完善后會對外公布。
另外,相關人士表示,五里墩立交作為合肥市的一個主要擁堵點,同時也是市區重要的交通樞紐,目前已有近20條匝道連接數個方向,其堵點改造需結合實際情況統籌考慮、分步實施,畢竟“牽一發而動全身”,堵點治理也只能是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逐步梳理、完善。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伍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