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訊 在安徽省肥東縣元疃鎮(zhèn)楊祠村,75 歲的董得蘭是出了名的好兒媳。她服侍行動不便的婆婆陶傳英長達50 多年,婆婆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今年已經(jīng)103 歲高齡了,成為當?shù)刈铋L壽的人。2017 年5 月,這位感動中國的好兒媳董得蘭入選“中國好人”。
陶傳英是個勤儉持家的人。由于長期的勞累,她在50 歲的時候突然病了,家里的親戚都擔心陶傳英活不過60 歲。陶傳英的小女兒楊桂英說,家里的幾個孩子都在外地,很少有時間回來,照顧母親的重任都落在了董得蘭的肩上。董得蘭不僅要照顧婆婆,還要拉扯未成年的孩子,并操持繁重的農(nóng)活。但是,董得蘭從沒有訴過苦,無微不至地照顧婆婆。特別是在婆婆94 歲時,意外摔了一跤后臥床不起,董得蘭一人照顧婆婆的起居生活直到現(xiàn)在。
“老人一天三餐,早晚稀飯包子,喜清淡也愛吃肉。”董得蘭說,為了讓婆婆每天吃得好,睡得香,心情好,健康長壽,她總是想著法子哄老人開心,做老人喜歡吃的菜。老人喜歡吃包子,董得蘭隔天就去集上買,幫助老人換口味。婆婆一天三餐,董得蘭合理搭配滿足老人的要求。最近幾年,由于魚蝦、泥鰍難買,董得蘭便與愛人騎著電動車風里來雨里去,往返20公里的集鎮(zhèn)買來。
近幾年,婆婆行動不便,董得蘭每天都要幫端茶送水,端屎端尿,攙扶婆婆上床下床,從來不敢怠慢不敢有絲毫松懈。由于長期的勞累,董得蘭身患腰肌勞損20 多年。因擔心婆婆離不開,董得蘭放棄了在合肥住院治療的機會,簡單地開點藥來緩解痛。每天,董得蘭抱著婆婆都非常吃力,腰部時常疼痛得令她汗流浹背,但她每次都咬牙堅持著,毫無怨言。
如今,已經(jīng)103 歲的陶傳英除了耳朵有點背、行動不便以外,思維清晰,記憶力強,30多年不見的人她都認出來,叫上名字。她逢人就夸,“沒有媳婦董得蘭,我活不到這么大歲數(shù)。”繼當選“中國好人”后,董得蘭又先后榮獲肥東縣道德模范、合肥市道德模范、合肥市十佳好婆媳等榮譽稱號,2019年當選第六屆安徽省道德模范。
許慶勇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