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日前,有市民向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反映,在合肥金寨路東邊十五里河片區有一處拆遷廢墟,常有拾荒者在此撿拾廢鋼筋等,他們頭頂上是搖搖欲墜的水泥塊,腳下是堆積成山的破磚碎瓦,廢墟內還有垂掛的電線等物,安全隱患較大。對此,轄區社居委表示將設立圍欄,采取防護措施。
【記者探訪】廢墟里拾荒安全隱患多
5 月15 日中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來到市民反映的廢墟處,看到破磚碎瓦堆積如小山。在廢墟上,一名大媽彎著腰,正吃力地鋸裸露在外的鋼筋、鐵絲。大媽頭頂上方是成串由廢鋼筋連接在一起的水泥塊,它們掛在樓頂,搖搖欲墜。
19 日上午,一名男子在廢墟里收集廢鋼筋,頭頂上方是成串的水泥塊。
18 日下午5 點,記者再次來到這里,依然有拾荒者彎腰在廢墟上撿拾廢鐵舊鋼筋,雜亂的電線垂掛著,廢墟上留有“有電危險”的黃色警示語。
記者在現場探訪時,發現一處沒被損壞的圍擋上貼著一張《通告》,內容為“十五里河片區拆遷范圍內自即日起所有外來人員不準進入拆除施工現場進行廢品回收,私自拾荒,開鑿。如有違規者,在拆遷現場發生的一切后果自負。”落款為“常青街道姚公社居委”。
【居民講述】沒有防護措施擔心危險
附近一位居民告訴記者,這處房屋是4 月下旬拆的,常有零零散散的拾荒者前來撿拾廢金屬,“原先路邊有圍擋擋著,拆遷后圍擋被砸壞了,一直到現在也沒有防護措施。”
住戶們還擔心自家孩子跑到廢墟內發生危險,“旁邊一點遮擋的東西都沒,特別擔心孩子跑過去,時刻得看好孩子。”一位年輕媽媽說。
就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記者聯系了轄區姚公社居委的負責人。他聽完記者介紹后,表示會馬上安排人員到現場巡查,防止有隱患發生。
5 月19 日上午9 點,記者第三次來到該處廢墟,看到一名中年男子正在廢墟里鋸裸露在外的鋼筋等,并將小段連著的水泥塊拉到人行道上,用鐵錘砸碎將鋼筋取出,隨后放在路邊停著的電動三輪車上。記者上前勸阻該中年男子,“這里很危險,萬一上面的水泥磚塊掉下來怎么辦?”中年男子稱,廢鋼筋可以賣9 毛錢一斤,“哪能不知道危險呢?你不提醒我,我也知道危險。”在記者好言相勸下,中年男子騎著三輪車離開了現場。
【部門回應】清理結束將盡快設圍擋
隨后,記者聯系轄區姚公社居委相關負責人,得知他們目前已安排人員巡邏。很快,記者看到一輛“城市管理執法”的巡邏車趕到現場,姚公社居委城管辦負責人陳林鋼也到了現場,并聯系管轄該處的社區網格員張家濤前來巡邏,同時表示每隔一段時間就到此處巡邏。
“拆遷的時候,我們看到有人在這里砸鋼筋,就和人家說,要注意安全。”對于是否能在現場拉起圍擋做好防護措施,陳林鋼表示將會向領導匯報,在廢墟進行清理后,希望能搭起圍擋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在沒有采取有效防護措施之前,管理人員將會在該路段加強巡查,勸阻拾荒者進入廢墟防止出現危險。
昨日傍晚,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從現場人員處獲悉,昨日下午現場正在進行拆遷清理,拆完后,將會盡快設立圍擋,做好防護措施。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許佳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