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年45歲的張宏偉,在合肥做生意多年。生意一直不溫不火,遠不如他的名頭響亮—— “合肥倒立哥”。從2015年喜歡上倒立這項運動以來,張宏偉結交了遍布全國的朋友。
近幾年,他更是邀請全國各地數十位同好一起來合肥切磋技藝,讓合肥“倒立哥”的名頭響遍全國。疫情期間,悶在家中的張宏偉一點都沒閑著,每天照常運動,并拍下視頻和同行交流。多年來,倒立這項運動不僅給了張宏偉一個好身體,也讓他開始用全新視角打量這個世界。3月24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對張宏偉進行了采訪,聽他講述倒立運動帶給他的點點滴滴。
生活中的“倒立哥”。
深受刺激讓他重拾兒時愛好
3月24日,在合肥東門一條偏僻小路旁的一間門面里,記者見到了張宏偉。在小區里,問起張宏偉沒人知道,但一提“倒立哥”大家都說認識。一說起喜歡上倒立這項運動的原因,張宏偉就打開了話匣子。
張宏偉出生在宿州市靈璧縣大路鄉,從小就喜歡運動。在他上學的路上有個雜技團,每天都有一位老師傅教雜技團的學徒練雜耍。
張宏偉最喜歡看的就是老師傅帶著他們練倒立。張宏偉能站在一旁癡癡地看半天,常常忘了去學校。有一天,那位老師傅看到張宏偉又在一旁看,就問他喜不喜歡。張宏偉點點頭。老師傅說: “簡單,回家對著墻就可以練。”
張宏偉記下了這句話,到家就練了起來。后來上了中學學習緊張,才漸漸丟下了。
2002年前后,張宏偉來合肥做生意。在經歷了十幾年打拼后,生意漸漸有了些起色。由于生意場上結交的朋友較多,經常會有應酬,“鍛煉少了,酒喝多了,小肚子起來了,身體狀況也漸漸在走下坡路。”
2015年下半年的一次經歷,改變了張宏偉的人生軌跡。那天下午,張宏偉到合肥市天鵝湖健身廣場玩,在那里遇到的一幫“玩家”讓他大開眼界。 “他們玩雙杠、單杠,一個個看起來精瘦精瘦的,可是上去就開始前翻后翻、大回環。”讓人眼花繚亂的動作一下子刺激到了張宏偉,躍躍欲試的他也走到單杠前,雙手握住了單杠試圖做引體向上,可任憑他用盡全身力氣也做不下來一個。
他摸了一下肚子,發現以前練出來的腹肌都沒了。深受刺激的張宏偉意識到,要鍛煉身體了。
“倒立哥”在壓腿。
刻苦訓練,讓他找回昔日狀態
說干就干,回到家的張宏偉決定重新鍛煉身體。做什么呢? “練倒立,可以鍛煉全身的肌肉組織,而且整個運動基本不需要器材和專用場地,就是它了。”
剛開始,他還需要靠墻練習,把腳搭在墻上保持平衡。此外,由于體重超標,胳膊負重能力也不行,支撐一會兒就汗如雨下。 “汗流到眼里,鉆心疼。”張宏偉說,他咬牙堅持了下來, “對于喜歡的運動,最艱難的時候能扛下來,此后就會漸入佳境。”
經過一番刻苦訓練,張宏偉很快找回了狀態。自那以后一發不可收,每天都要練一會兒。讓張宏偉驚喜的是,鍛煉了一段時間,小肚子慢慢下去了,精氣神都不一樣了。
此前身體還經常有點小毛病,現在這些小毛病都沒了。 “以前要逼著自己練,現在每天如果不練一練,感覺身體都不得勁。”張宏偉說。
現在,在全國業界都小有名氣的張宏偉可以在倒立這項運動上玩各種花樣, “顛步、橫著走、上下樓梯……都沒問題。”可以說,他現在倒立行走和正常行走幾乎沒什么兩樣。
感染力強讓家人也愛上運動
喜愛運動的張宏偉,也影響到了家里人。尤其讓張宏偉高興的是,現在兒子也愛上了運動, “他以前是反對我運動的。”
在老家時,兒子初中學校的操場上有單杠和雙杠等器材,張宏偉就經常去玩。在單杠和雙杠上,張宏偉可以做許多動作,這引起了很多學生圍觀,很多人還以為張宏偉是體育老師, “您是哪個學校的體育老師?可能來教一下我們嗎?”
但正值青春期的兒子對此卻有些排斥,不喜歡張宏偉到學校鍛煉身體。張宏偉沒有和兒子討論過這事,而是自覺減少了去學校的次數,并有意避開了學生在的時候去鍛煉。就這樣,在兒子初中3年時間,父子倆相安無事。
后來,讓張宏偉高興的是,兒子上高中后也開始愛上了運動。現在在常州上大學的兒子,就在學校旁邊的一個健身中心做兼職教練, “這樣鍛煉起來也方便。”
除此之外,張宏偉的愛人也成了他的學生。看到張宏偉這么喜愛運動,愛人也開始練起了瑜伽。
有段時間,愛人說倒立總是做不好。張宏偉大笑: “家里不是有現成的教練嗎?”經過張宏偉一番指點,愛人很快就掌握了要領,穩穩地立了起來。
“倒立哥”在練腰。
堅持鍛煉讓他實現“逆生長”
疫情期間,被困在靈璧老家的張宏偉一點都沒耽誤鍛煉。 “老家房子大,場地開闊,再加上我這個運動項目簡單,在家里隨時就能開練。”張宏偉每天還把鍛煉情況拍成視頻發到網上,和大家一起交流切磋,贏得了眾多朋友點贊。 “運動不需要那么多儀式感,想練就練。”3月24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張宏偉拿出一摞瑜伽磚往桌上一放,就開始壓起腿來。
運動的積極心態讓張宏偉從內到外精神煥發,整個人都感覺年輕了不少。前不久,張宏偉把已經上大學的兒子的照片給大家看,大家都不相信他已經有這么大的兒子了。 “很多和我兒子年齡差不多大的人,有的叫我叔,有的就叫我‘倒立哥’。他們說我看起來也就30來歲的樣子。”張宏偉自豪地說。
倒立強身讓他換個角度思考
運動帶給張宏偉的不僅是一個好身體,還有心態的變化——他開始試著換個角度思考問題。
3月24日,記者見到張宏偉時,他一身運動打扮。 “以前我不是這樣的。”張宏偉翻出以前的照片給記者看, “你看看,因為做生意我以前西裝革履。自從愛上運動后,現在我天天穿運動服。西裝和皮鞋再也穿不習慣了,連皮帶一起我都送人了。”以前,張宏偉在生意場上常為一些事情焦頭爛額。自從迷戀上運動后,他開始對一些事情看得很開,不再為一些生意上的得失而糾結;以前為了生意,張宏偉經常和一幫人喝得天昏地暗,現在他認為最好吃的是家里的粗茶淡飯。
“倒立,不僅僅是項運動,它還讓我換個角度看這個世界。”張宏偉說。
□醫生建議
不是每個人都能玩倒立對于張宏偉的倒立運動,安徽省體育科學技術研究所安徽運動創傷與康復門診部副主任醫師陳本柱表示,從運動科學上來說,這個運動是不錯的, “它可以使涌泉穴位與天靈、百會、勞宮穴位實現大逆轉,對人的心腦血管自主神經系統有很好地調節作用,或可防止心腦功能衰退、調節交感神經平衡。”不過,陳醫師也提醒大家,倒立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不要隨便模仿,最好在專業人士指導下練習。
“要做好這項運動,首先下肢力量要好,平衡技巧也要超出常人。”陳醫師說,在選擇喜愛的運動項目時,市民一定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量力而行。對于普通市民來說,像走路或者慢跑這些比較大眾化的運動,運動量不大,也沒有受傷的危險,是比較好的選擇。
陳醫師還表示,疫情期間很多居家隔離的市民對室外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會有所下降,因此在出門鍛煉時也要做適當調整。在運動時要注意循序漸進,不要一次性把運動量調到那么大。剛開始運動時間也不要太長,大約一個小時,微微出汗就可以停下來了。對于一些中老年人和患有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的市民,除了需要攜帶必要的藥物外,在運動時要格外謹慎,出現心慌、眩暈、肢體麻脹、不正常出汗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停止運動、就地休息。如果癥狀沒有減輕,要及時撥打120尋求救助。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趙明玉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