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2月23日9時,滿載58標箱的81981次鐵海聯運班列(合肥北—北侖港)從鐵路合肥北站物流基地發出,標志著合肥鐵海聯運今年業務量突破30000標準箱,同比增長17%。
合肥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借港出海,貨通全球。太陽能電池組件、冰箱、冷柜、液晶電視等“合肥造”優質貨品,搭乘鐵海聯運班列駛往北侖港、蘆潮港等沿海港口,再轉乘海輪出口,暢銷北美、東南亞等地區。
“集裝箱鐵海聯運班列不僅縮短了出口貨品的運輸時間,降低了出口企業的物流成本,也為合肥及周邊地區外向型企業產品出口提供了一條‘安全、綠色、經濟、便捷’的物流通道。”安徽眾聯多式聯運有限公司經理鐘偉說。
合肥鐵海聯運業務開通以來,發運量逐年遞增,今年發送量已是2015年開行時的32倍,發送頻率從每月一列、每周一列,逐步發展到現在的每周2-3列。
為暢通出口貨物流通循環,鐵路部門及時對接外貿企業運輸需求,對鐵海聯運貨物實行承運優先、裝車優先、掛車優先措施,不斷簡化辦理流程、提高裝卸作業效率,確保出口貨物及時發運。
合肥鐵海聯運班列與中歐班列作為帶動合肥外向型發展的“雙翼”,加快了貨品在運輸環節的流通速度,為合肥市以及周邊城市的貨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搭建了“鋼鐵橋梁”,在服務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發揮了重要的運輸保障作用。
許文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