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鄧明惠的微信頭像是他篆刻在印章上的自己的名字,他的微信朋友圈都是自己篆刻的作品。如果只看鄧明惠的微信,很多人會以為他是一個做篆刻的。而事實上,鄧明惠是一名人民警察。愛好篆刻,喜愛書法,從1991 年到現在,他已經堅持篆刻近30 年。鄧明惠說,做篆刻的人必須要有書法基礎,篆刻就是拿刀在石頭上寫字。
鄧明惠正在做篆刻。
堅持篆刻近三十年
鄧明惠今年51 歲。2005 年,鄧明惠進入合肥公安工作,現在在瑤海分局花沖派出所做內勤工作。小時候上學時他就愛好書法,喜歡寫毛筆字。說起和篆刻的淵源,還要從他讀軍校時說起。
1991 年,鄧明惠在軍校學習的時候,他看到有人做篆刻,第一眼看到就愛上了它。于是他買一些石材和工具,向別人請教,琢磨起如何做好篆刻。
鄧明惠告訴記者,雖然愛好篆刻,但是他從不占用學習時間,那時候他白天上課,利用中午時間做篆刻,晚上寫毛筆字,直到后來上班他都是利用中午和晚上的空余時間來做自己愛好的事情。
學習篆刻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一開始學習篆刻,鄧明惠學了四五年的漢印,后來才開始學習一些名家的篆刻作品。在鄧明惠看來,每個名家都有不同的風格,而他最喜歡的還是徐三庚的作品。
“他的作品很有特色,筆畫非常細膩,很瀟灑。”鄧明惠說,自己在網上看過他的作品,但是沒有現場看過,“心里也想去現場看看他的作品,畢竟去現場看感覺和網上看是不一樣的。”
鄧明惠覺得,練習篆刻難在持之以恒。他說這些年也接觸過一些做篆刻的人,但是很多人沒有堅持下來,沒有韌勁,“扎實將基本功練好,這才是最重要的。”
家中收藏數千印章
在鄧明惠家中,有四五千枚印章,抽屜里都擺滿了各種印章。這些印章有些是他買的,也有些是自己制作的。
說起印章的制作過程,鄧明惠有說不完的話。他向記者介紹,首先需要選擇原石。在沒有網上購物的時候,鄧明惠會前往合肥城隍廟挑選原石材料,不同的石料價格不一樣。時間長了,鄧明惠與這些商販都熟悉了,這些商販會將邊角料低價銷售給他,回來后自己打磨。
“篆刻的時候灰很多,所以每次篆刻時候,要用一張紙鋪在桌上。”鄧明惠說,他利用午休的時間,用砂輪打磨這些石料很花時間,小的石料大概半個小時,有些需要四五十分鐘,砂輪打磨之后就用細砂石繼續打磨,這樣表面沒有坑坑洼洼的,不粗糙了,“然后用蠟燭進行拋光,拋光之后就光滑了。”
鄧明惠篆刻用到的工具不多,這些工具都是他在1991 年買的,一直用到現在。經過歲月的磨合,這些工具鄧明惠用來更加得心應手。
篆刻之外鄧明惠還堅持寫毛筆字,一開始寫楷書,后來就寫篆書。鄧明惠說,不練書法就去做篆刻,失去了篆刻的意義。他希望喜歡毛筆書法的人可以去學習篆刻,讓這項有著悠久歷史的藝術文化可以更好地發展。
練習篆刻書法多年,鄧明惠也參加過一些比賽并獲獎,比如2019 年合肥市公安局舉辦的“書香警營”活動中,鄧明惠的書法作品《篆刻》獲得了三等獎。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余康生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