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今天從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獲悉,《合肥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印發。根據《意見》,2023年底前,力爭基本實現2000年以前建成投入使用的老舊小區改造和管理服務“雙提升”;自2024年起,按照“成熟一個,改造提升一個”的要求,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形成改造提升的長效機制。對2000年以前建成投入使用的老舊小區和政府投資建設的回遷安置小區優先納入改造。
據了解,2012年,合肥出臺《合肥市老舊小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意見》,將老舊小區改造納入市民生工程持續推進實施。截至2019年底,累計投資58.4364億元,完成930個老舊小區改造,惠及105.9萬余人。
2019年9月,合肥市被列入老舊小區改造全國8個試點城市之一,要求探索建立“統籌協調、項目生成、資金共擔、市場參與”等9個機制。
此次《意見》出臺,在改造范圍上進行了明確:在國有土地上建成、失修失養失管嚴重、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區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含單棟住宅);對2000年以前建成投入使用的老舊小區和政府投資建設的回遷安置小區優先納入改造。
《意見》還明確,根據居民生活需求,將綜合改造提升分為基礎類、完善類和提升類三大類。資金來源方面,應當結合擬改造項目的具體特點和改造內容,通過政府資金補助、居民合理出資、管線單位和原產權單位積極支持、社會力量以市場化方式參與、金融機構可持續方式支持等方面,合理確定資金分擔機制。
對基礎類改造項目,由政府財政承擔改造費用(不含水電氣管網改造費用和弱電管線治理費用)。本著“市級統籌、分級負擔”的原則,按400元/平方米給予補助,市和區按6:4承擔,市和縣(市)按3:7承擔。水、電、氣改造費用應由業主承擔的部分按相關規定執行。加裝電梯除政府補貼部分,剩余部分由業主協商分攤。鼓勵居民通過據實分攤、合理使用公共收益、補交物業專項維修資金、個人提取公積金、捐資捐物、投工投勞等多方式籌集資金。居民自籌部分資金涉及城鎮低保戶家庭應承擔的部分,各縣區可以結合實際適當減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胡霞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