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成立人民調解組織,實現村(居)全覆蓋,幫助居民化解矛盾糾紛;劃分73 個網格,對轄區進行實時動態、全方位管理……近年來,合肥市包河區淝河鎮在繼承“楓橋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深化和創新社會治理,逐漸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淝河社會綜合治理方案,致力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目前,該鎮先后榮獲“合肥市人民滿意窗口單位”“2019 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市信訪維穩工作先進集體”“合肥市維護穩定工作先進集體”“合肥市防范和處理邪教工作先進集體”“合肥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集體”和國家級“無邪教示范鎮”等榮譽稱號。
淝河鎮綜治中心平臺。
實現人民調解組織全覆蓋,矛盾糾紛逐級化解淝河鎮平塘王村的劉女士家主要以種田和打零工為收入來源,由于要贍養老人和供養女兒上學,生活一直比較拮據。為了改善生活,2014 年初劉女士向親朋借來首付款,從銀行按揭購買了一個商鋪。讓她沒想到的是,由于多種因素,商鋪買下來后,一直拿不到返租租金。
這可把劉女士給急壞了,本來家庭收入就低,還要還房貸和借款,更是入不敷出。無奈之下,劉女士只好請求鎮政府給予幫助。后來,經淝河鎮綜治中心聯合多部門協調,劉女士的煩心事終于得到解決。
淝河鎮開展防范電信詐騙宣傳活動。
記者了解到,城市大建設和淝河片區綜合改造涉及群眾和企業比較多,使得像劉女士遭遇的這類矛盾糾紛日益增多,但淝河鎮在實踐中不斷推動基層治理創新,通過人民調解組織,真心為群眾紓困解難。
淝河鎮下轄3 個社區、6 個行政村,轄區面積26.53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 多萬。該鎮共成立人民調解組織13 個,現有人民調解員43 人,建立人民調解員、兩委干部、律師、民警和志愿者“五支隊伍”,實現村(居)人民調解組織全覆蓋。
“定期排查、逐級化解矛盾糾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淝河鎮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該鎮依托警民聯調室、民間調解室、聯合調解室,有效化解了仁和佳園小區居民辦證、藍天花園供暖、同和民康小區物業與業主等矛盾糾紛。今年以來調解工作的效果更好,全鎮共排查調解各類糾紛228件,調解成功率達99.5%以上。
建成一體化綜治中心平臺,切實抓好綜治服務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為基層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淝河鎮牢牢把住包河區“東大門”,疫情“外防內控”工作做得細致周到。這一切,得益于淝河鎮的一體化綜治中心平臺建設。
淝河鎮召開綜治工作(平安建設)會議。
疫情發生后,淝河鎮通過綜治中心平臺實時調度,每天有80 名信息員在各自的網格區域內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返程人員信息采集、人員進出小區管控、為居家隔離人員測量體溫和采購生活物品等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了貢獻。
2017 年以來,淝河鎮先后投入近210 萬元,建設綜治中心調度指揮平臺,按照“兩網兩屏一中心”模式進行建設,將管轄地域劃分成73 個網格,對每一網格實時動態、全方位管理,實現網格內“人、地、事、物、情、組織”等全要素信息的常態化管理。通過加強對單元網格的主動排查,對各類問題做到早發現、早反饋、早處置、早結案、早反饋于民,同時通過整合城管、建設辦、安監辦等各部門的信息資源與服務資源,做到各部門同使一個平臺、共享一個數據庫,服務與管理一體化。規范信息收集與報送,及時處置化解轄區各類矛盾糾紛并納入平臺管理,統一調度并調處。
隨著綜治中心信息化、機制化和規范化建設,淝河鎮不斷提升信息員隊伍素質,加強網格管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綜治中心運行以來,淝河鎮共登記事件163001 件,其中網格化管理社會事務事件處理65399件,事件處理中一級預警10 件,二級預警事件168 件,三級預警事件65221 件,辦結64745 件,辦結率達99%。
對新型騙術“見招拆招”,守護好群眾的錢袋子
近年來,詐騙分子一直盯著群眾的“錢袋子”,還將騙術緊緊與當前的社會形勢相結合。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就有詐騙分子利用群眾急切購買防疫物資的心理騙取錢財。怎樣讓轄區居民提高金融安全意識?淝河鎮相關部門一直在努力。
賈大郢安置戶代表向淝河鎮黨委、政府送錦旗。
據悉,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淝河鎮積極開展防范電信詐騙宣傳活動,鎮綜治中心和淝河派出所建立三級微信、QQ 工作群及時向群眾推送反電詐知識,有效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群眾對防護物資的迫切需求和網上招聘等大肆行騙,提升了轄區群眾的識騙、防騙、拒騙能力,有效壓降了轄區電詐警情。
淝河鎮綜治辦還印發防范電信詐騙宣傳材料3 萬余份,各個村(居)結合疫情防控進行張貼發放,并做好發放記錄、日報告制度,以便掌握發放情況和備查。各村(居)在轄區重點區域、宣傳欄、櫥窗進行張貼,利用廣播、音響、喇叭等設備在各小區重要卡點循環播放防電詐溫馨提示,張貼相關的宣傳海報3000 余份;針對一些假借疫情名義,以販賣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為由,騙取錢款的情況進行告知,引導群眾做到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較好保護了群眾的錢袋子。
拓展渠道廣動員,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平安建設
平安建設以預防為主,向群眾宣傳相關的知識顯得尤為重要。淝河鎮加強窗口單位解答居民群眾對政策、法律的疑問和消除對政法部門的誤解,引導居民群眾通過合法程序和法律援助渠道解決合理訴求,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平安建設,促進社會和諧。
針對群眾反映比較多的社會治安問題,淝河鎮有關部門都積極回應并切實解決。對于轄區某廣場電動車及電瓶頻繁被盜的情況,有關部門及時介入,協調相關單位積極整改。圍繞黃賭警情多發、高發的重點地區,集中開展“清風行動”。針對轄區多發性侵財案件積極采取壓降措施,新建1 座警務站囤警于街面,加大治安巡邏和群防群治工作。多措并舉之下,淝河鎮治安形勢穩中向好,黃賭警情和可防性案件逐年呈下降趨勢。
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淝河鎮自2018 年以來共發放、張貼宣傳材料4 萬余份,發放警民聯系卡5000 余份,開展現場宣傳活動36 次,向廣大市民群眾普及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政策措施,也對黑惡勢力起到了震懾作用。
今年以來,淝河鎮還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圍繞“警惕邪教借疫情造謠生事”主題活動設立反邪教咨詢臺,發放宣傳折頁、防邪小物件和懸掛反邪教橫幅,向居民群眾、返崗復工人員宣傳反邪教知識,受教育群眾達5 萬人次,有效提高了群眾防邪意識。
范義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王吉祥 劉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