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今天,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6 個節氣——秋分。昨天省城合肥陰雨綿綿,氣溫還算舒適,不少市民覺得應該入秋了吧。不錯,其實合肥早在9 月17 日就已經入秋了,而且較常年入秋時間提前了9天。
入秋的標準是什么呢?昨日中午,記者從合肥市氣象臺獲悉,氣象學意義上的秋天,是炎熱過后,五天平均氣溫穩定在22℃以下時就算進入了秋季,低于10℃時則秋季結束。可以確定的是,9 月17 日合肥已經入秋,而常年入秋時間是9月26日,今年較常年入秋時間提前了9天。
據氣象部門預報,9 月21 日至23 日合肥市有一次降雨過程,其中21 日夜里到22 日夜里較為明顯,22 日廬江、巢湖中雨,過程雨量10~30 毫米;24 日起以多云天氣為主。
具體預報情況為:22 日小到中雨,19℃~22℃;23 日小雨轉陰天,18℃~24℃;24 日至25 日多云,16℃~26℃;26 日至27日多云到晴天,17℃~27℃。
再看看全省的天氣情況——省氣象臺21 日下午發布的天氣預報顯示,預計23 日前我省有降水,其中22 日大別山區和江南部分地區大雨;24 日起全省以多云天氣為主。本周全省氣溫偏低,其中合肥以南平均氣溫18℃~22℃,23 日前將出現重度寒露風,24 日至27 日寒露風轉為輕度。
具體來說,22 日,全省陰天有小到中雨,其中大別山區和江南部分地區大雨。23 日,江北陰天轉多云,江南陰天,淮河以南有小雨并漸止。24日,全省多云。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趙明玉 許佳
□新聞鏈接 今年秋分時間124年來“最早”
9 月22 日21 時31 分將迎來秋分節氣,這是一個預示著豐收的節氣。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秋分時間是自公元1896 年以來最早的一年。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道,地球繞太陽一圈的時間稱為一個“回歸年”或“太陽年”,太陽在星空背景下的運行路線稱為“黃道”。自古以來,定以“春分點”為0 度,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 度定為一個節氣或中氣,二十四節氣因而為24 個特定的時刻,而非特定的24 天。
秋分是秋季的第4 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6 個節氣。今年進入秋分的準確時間是在9月22日21時31分,這也是近124 年來最早的一個秋分,比這更早的則要追溯到1896年,這一年的秋分準確時間是在9月22日21時3分。
今年的秋分為何來得如此之早?史志成解釋道,對于同一個節氣,每年都要比前一年滯后6 小時或5 小時,遇到閏年則要在此基礎上提前24 小時。這樣,在日期上的反映是,同一個節氣在平年與前一年保持不變或滯后1 天;在閏年與前一年保持不變或提前1 天。這樣一來,同一個節氣的起始點就有3 個不同的公歷日期。以秋分為例,就有9 月22 日、9 月23 日和9 月24 日這三種情況。
2019 年的秋分公歷日期是9 月23 日,由于2020 年為閏年,2 月有29 天,因此,2020 年的秋分公歷日期提前至9月22 日。
“2020 年是‘閏年’,而庚子鼠年也是‘閏年’,再加上歷年以來的積累,最終導致今年的秋分來得早一些。”史志成強調說,“‘早秋分’是正常歷法現象,不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不利影響,公眾不必擔心,更沒必要與吉兇福禍相聯系。” 據新華社電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