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予訂老雞、供應早歺、平價九菜、雞旦打折、上好牛見肉……諸如此類的標識,或許您已司空見慣,但這是違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律法規的。9月17日,記者從合肥經開區城市管理部門獲悉,今年9月14日-9月20日是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為充分發揮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基礎性作用,合肥各類廣告招牌中的不規范用字將被清理。
16日下午,在合肥經開區海恒街,城管執法人員發現某土菜館的招牌中的設置了很多菜品字樣,有不少字樣是二簡字和字形不全字。通過調查得知,店家希望把自家特色菜品全部掛牌,但考慮到招牌空間有限,為了醒目,刻意進行了簡化,未料此舉違反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律和相關戶外廣告和招牌設施技術規范的規定。對此,執法人員對店家進行了法制宣傳教育,店家認識到了錯誤,配合執法人員消除了影響。
據該區城管局負責人介紹,連日來,城管部門廣泛開展語言文字糾錯活動,對交通標牌、廣告招牌、執法案卷、業務檔案等進行檢查,共拆除錯誤廣告37塊,更換路名牌5塊,修正錯誤路牌3塊,清理招牌19塊,補正案卷材料3份,更正文件7份。
該區城管部門負責人表示,城管部門會加強廣告和招牌的設置管理,對于不按照技術要求設置的廣告、招牌予以查處。但是,問題發生的根源在于設置人員的不細心,即使城管部門介入,也還是需要通過設置人自身的努力來消除,所以更多的時候,不規范用字現象需要設置單位、設置人通過自查自糾來解決。“每個人都是語言文字的使用者,參與者和監督者,希望公民能夠關注身邊的不文明用字現象,參與社會監督,為打造健康有序的語言文字環境出份力。”
何宗康 劉達青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韓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