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地下通道內有人昏迷!立即啟動應急救援,戴好防毒面具準備下井!”9月9日下午,在合肥供電公司220千伏常青變電站,來自合肥市包河區消防救援大隊的消防員們發出指令。這令人緊張的一幕其實是安徽電網首次開展的電纜通道應急救援演練現場。
當天現場模擬在地下通道電纜發生故障后,由于濃煙過大而發生人員被困、繼而昏迷的場景。危急時刻,救援隊伍向井下投擲壓縮空氣罐,快速替換新鮮氣體;佩戴防墜落安全帶和防毒面具下井。與上方人員相互配合,為昏迷人員快速打上安全帶,使用滑輪小心將其升至安全地帶。整個過程緊密有序、一氣呵成,用時僅8分鐘。
“有限、密閉的空間進行作業,容易發生事故,必須堅持‘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的原則。”合肥市包河區消防救援大隊負責人介紹。針對電力專業特點,在演示施救步驟同時,救援隊再三進行安全提醒:一定明確井下情況,檢測氣體,驗明是否漏電;在做好自我防護前提下,多人配合統一指揮進行施救。
據悉,此次活動是安徽電網首次針對地下電纜通道進行的安全救援演練活動。通過實戰演練,鍛煉了電力專業隊伍聯動能力,提升人員自我保護、安全救援及應急反應能力。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初,合肥城區共有在運35千伏以上電纜線路長度1167千米,其中位于地下在運的電纜長度就超過了200千米,占比超過全省的70%以上。這些供電“大動脈”擔負著重要的供電任務,其安全運行重要性不言而喻。
李巖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伍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