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過清晨的合肥和平廣場、逍遙津或者包河公園,那么你有可能遇到這樣一位老大爺——他精神抖擻、身輕如燕,你可能看不出他的年齡,但他確實已經年近70了;他出現的地方可能會引起一群人的圍觀,有人會拿著手機拍照錄像;他輕輕松松就能翻幾個跟頭,穩穩地倒立著下臺階、倒立著吹口琴、拋著皮球吹口琴……各項拿手絕活 令人目不暇接——他叫王平,是合肥一建材市場的保安,練習這些絕活已經 23 年,他自稱“倒立者”,并將自己的絕活稱為“一心多用吹 口 琴 ”。 對他來說,不論是出現在聚光燈下,還是守在工作崗位上,都是件特別快樂的事兒。
王平登臺表演絕活。
憑絕活屢登表演舞臺
王大爺的一天是從倒立開始的,于是“倒立者王平”也就成了他在各社交賬號上的名字。
“每晨必倒”是王大爺發朋友圈最常見的文案。每天早上5:30,王大爺都會風雨無阻地來到和平廣場運動一個小時,這樣的堅持已經持續了23年。鍛煉了這么多年,王大爺也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每天清晨他們會主動幫王大爺拍短視頻,方便他更新到抖音、朋友圈或者微博,為日常鍛煉打卡。有些偶遇的人還會
提起曾經在抖音上看過王大爺的視頻。說起抖音,王大爺也是滿滿的自豪,“我這么大年紀了,有抖音、快手、微博、西瓜視頻……聽年輕人說抖音火,于是下載了試試……”如今,王大爺的抖音粉絲有5000多名,休息的時候他還用抖音直播。
和很多老年人選擇的鍛煉方式不同,王大爺的運動顯得有些抓人眼球。“做就做一點與眾不同的,看報紙、電視時,看到老外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所以我要挑戰一些這樣的運動。”王大爺說,就這樣,他一練就是20多年。
王平在景區表演倒立。
這些年堅持鍛煉,家人也給了他很大支持。不過也有幾次,王大爺在和平廣場訓練時興致來了錯過飯點才回去,老伴陸奶奶會故意生氣地說:“你不要回來了,就在和平廣場上過吧。”“但是我也知道她說的是氣話。”王大爺樂呵呵地說。
陌生人的鼓勵也給了他莫大動力。有一次,在和平廣場練倒立吹口琴,一輛特警巡邏車停在路邊,王大爺有些疑惑,走向警車才發現里面的特警也在看他鍛煉,這讓他感到十分驕傲。
憑借著一心多用吹口琴的絕活,王大爺相繼登上過中央電視臺、浙江衛視、東方衛視等多個舞臺。說起上節目的經歷,王大爺顯得非常激動,由于要到外地錄節目,他還第一次坐上了飛機,下飛機后還有欄目組的專車接送。王大爺說,最爽的是去參加浙江衛視“王牌對王牌”節目錄制,他見到了許多大牌明星,感覺錄節目玩游戲非常有趣。
快樂的老保安王平在表演節目。
部隊生活對他影響大
一心多用吹口琴是王大爺的拿手絕活,吹口琴是他在部隊時學會的,王大爺說他比較喜歡有激情的樂曲,最喜歡的口琴曲是《解放軍進行曲》,在部隊時他也經常吹。說著說著,王大爺熟練地打著節拍,哼起了《解放軍進行曲》……
王大爺1969年入伍,1975年退伍,雖然已經離開部隊幾十年,但是軍人的氣魄深深融入王大爺的血液中。他堅持早起,就像在部隊一樣,起床號一吹就起來跑步。王大爺還編了一句口號:每晨倒立10分鐘,一身感覺都輕松;每天運動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
除了每天堅持倒立,王大爺還有一個堅持了更長時間的習慣,就是每天寫日記。雖然日記只是記流水賬,但堅持下來也不容易。王大爺說,他在部隊時就開始寫日記,有一次熄燈號都吹了,他還打著手電筒在日記本上寫著:王平啊王平,你要像雷鋒同志那樣,對戰友要像春天般溫暖,對工作要像夏天般火熱……
王大爺和戰友們有一個微信群,群里有六七十人。山東、江蘇、安徽……說起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戰友,王大爺模仿以前各地戰友的方言,將他們的特色演繹得惟妙惟肖。這群老戰友幾乎每年都要聚在一起敘敘舊,但有很多次王大爺因為工作原因無法參加。王大爺說,戰友情誼常在心中,工作職責要日常履行。王大爺有時會將自己堅持鍛煉、參加節目的消息發到群里,引來戰友們紛紛點贊。
王平在表演絕活。
熱心公益演出送快樂
雖然已年近七旬,但王平仍堅守在保安崗位。1975年退伍回來,王平被分到安徽拖拉機廠做翻砂工,這活又苦又累又臟,一般年輕人干不下來。后來,安徽拖拉機廠倒閉了,下崗后的王平卻沒有選擇清閑,到一建材市場當了保安,并且一干就是23年。
一般來說,到60歲就要退休了,但是王大爺一直受到優待,還成了市場里最高級別的五星保安,商戶們都很喜歡他。“快樂的老保安王平”,是市場里的商戶們對他的稱呼。在這個市場工作了23年,王大爺和商戶們都很熟,有的商戶開業還請王大爺去捧場演出,對王大爺來說,這也是一種樂趣。市場組織員工到張家界、云南、香港、澳門等地旅游,每到一個景點,大家都站著照相,但王大爺都是倒立著留影。春節期間市場組織人員到敬老院去慰問,也會邀請王大爺一起,給敬老院老人表演節目。不僅如此,有時在看電視的時候發現有的地方要辦公益活動,王大爺便趁休息時間去參加。
快樂的老保安王平在值班之余表演倒立。
關于啥時候退休,王大爺說目前還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在他看來,工作給他帶來了快樂,生活上也不發愁,現在考慮的就是把身體搞好,不給子女添麻煩、不給社會添負擔。
張林林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請輸入驗證碼